[实用新型]一种煤气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5845.1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辉;韩冰;刘训稳;李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12 | 分类号: | C10K1/12;C10K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H2S、SO2、CO2等杂质成分的煤气、天然气、页岩气等燃料或原料气的净化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半焦煤气的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天然气等原料、燃料气有着广泛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作为原料气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生产特殊钢材、作为燃料用于煤气蒸汽轮机发电、金属镁造气、煤焦油加工、煅烧石灰、机砖、砌块、固碱、燃气涡轮机发电、内燃机发电、制甲醇、城市供气等。不管是哪种利用方式,都要进行脱硫,根据脱硫的位置可分为前脱硫和后脱硫。
1后脱硫
这里所说的后脱硫指的是煤气利用完后再对产生的废气、烟气进行脱硫,如先将煤气用来发电,然后对发电后产生的烟气脱硫,这时因燃烧后H2S转化为SO2,所以后脱硫处理的对象是烟气,主要脱硫的是SO2。此方法必须是煤气作为燃料燃烧后进行,对于煤气作为原料气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的工艺不适合。
2前脱硫
前脱硫是指煤气先进行脱硫后再进入后续利用工序,如先对煤气进行脱硫,再将脱硫后的煤气来发电、制金属镁或其他利用等。前脱硫处理的对象是煤气,主要脱去的是煤气中的H2S和SO2。
3前脱硫和后脱硫比较
煤气燃烧后体积比燃烧前大7~10倍,因此,后脱硫所需处理的气体量较前脱硫大,所需设备也较前脱硫大;第二,对于需利用煤气作为原料气的工艺,不能采用后脱硫;第三,后脱硫时煤气中含有的酸性气体对设备、管道会造成伤害,因此,尽可能采用前脱硫处理煤气脱硫。
国家环保标准的一再提高,要求煤气、天然气、炼焦行业需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净化水平,H2S浓度要求由原来的200mg/m3提高到20mg/m3。未来可能要求更高,小于5mg/m3。对于炼焦行业中的半焦煤气,由于其煤气成分特殊,同时含有H2S、SO2、CO2等酸性气体,如果采用高温炼焦煤气净化工艺的处理技术,不能达到排放要求。
1兰炭煤气成分分析
半焦也称兰炭,其发生炉的原理与高温炼焦不高,因部分煤气回炉二次燃烧致使兰炭煤气组成比高温干馏的焦炉煤气复杂,主要杂质含有H2S、SO2、CO2、NxO等。
兰炭焦炉生产的煤气热值低,约为1609~2017kcal/Nm3,煤气中NH3的含量较低、H2S和SO2的含量也低,但CO2含量较大,因此,对这种煤气进行脱硫是在高CO2浓度下进行脱H2S和SO2的工艺。
上述三种气体中,SO2的酸性最强,因H2S和CO2都是二元弱酸,它们的酸性主要以一次电离为主,H2S的一次电离常数小于CO2一次的电离常数,即H2S的酸性比CO2弱,所以如果采用传统的高温干馏煤气脱H2S的工艺时,由于CO2的存在会对脱硫效果产生影响。研究发现,H2S的溶解性比CO2强,反应时间在5s内时CO2的影响可以忽略,但是超过5s后,CO2的影响会超来超强,消耗碱液量增大,致使脱硫效果明显降低。因此采用传统的煤气脱硫工艺对兰炭煤气进行脱硫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传统煤气脱硫工艺用于兰炭脱硫的比较
2.1湿式催化氧化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5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机制竹炭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气除焦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