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转角预留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6553.X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转角 预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转角预留架。
背景技术
架空光缆的铺设过程中,在线杆转角处的光缆需预留光纤转角余量,以防止热胀冷缩破坏光纤。现有预留光纤转角余量的方式就是将一段光纤通过两个固定点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弯垂一段光纤。
但是该方式很控制弯垂的光纤的曲率半径,如果曲率半径过小,则很有可能影响光纤的通信质量和影响光纤的寿命。另外,弯垂的光纤也会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与线杆摩擦致使光纤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转角预留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光纤转角余量造成的光纤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转角预留架,包括:线杆固定件,线杆固定件与线杆固定连接;两个光纤夹持部,两个光纤夹持部设置在线杆固定架上,两个光纤夹持部之间留有预留的光纤转角余量的空间;预留光纤防护部,预留光纤防护部内设置有可穿过光纤的弯曲通道,预留光纤防护部套设在预留的光纤上。
进一步地,弯曲通道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光纤的直径的15倍。
进一步地,预留光纤防护部为圆柱形弯管。
进一步地,线杆固定件包括圆弧形抱箍和与圆弧形抱箍配合的紧固件。
进一步地,圆弧形抱箍的两端处开设有通孔,紧固件包括与通孔相适配的螺栓和与螺栓相适配的螺母。
进一步地,夹持部内部开设有可穿过光纤的直通道。
进一步地,夹持部为圆柱形套管。
进一步地,夹持部通过连接杆与线杆固定件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线杆固定件固定设置到线杆上,两个光纤夹持部夹持住光纤并在两个光纤夹持部之间预留光纤的转角余量。预留光纤防护部套设在预留的光纤上。弯曲通道的曲率半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既定设计,这样就能避免预留的光纤曲率半径过小导致的影响光纤的通信质量和影响光纤寿命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预留的光纤也会被预留光纤防护部套设住,避免光纤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被线杆摩擦损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转角预留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A处的仰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线杆固定件;11、圆弧形抱箍;12、螺栓;13、螺母;20、光纤夹持部;30、光纤防护部;40、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纤转角预留架包括线杆固定件10、两个光纤夹持部20以及预留光纤防护部30。线杆固定件10与线杆固定连接,两个光纤夹持部20设置在线杆固定架上,两个光纤夹持部20之间留有预留光纤40转角余量的空间。预留光纤防护部30内设置有可穿过光纤40的弯曲通道,预留光纤防护部30套设在预留的光纤40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线杆固定件10固定设置到线杆上,两个光纤夹持部20夹持住光纤40并在两个光纤夹持部20之间预留光纤40的转角余量。预留光纤防护部30套设在预留的光纤40上。弯曲通道的曲率半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既定设计,这样就能避免预留的光纤40曲率半径过小导致的影响光纤40的通信质量和影响光纤40寿命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预留的光纤40也会被预留光纤防护部30套设住,避免光纤40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被线杆摩擦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6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分辨率大视场投影镜头的消杂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温度传感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