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色金属分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6991.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吕溥;姜鸿安;王福核;戴立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16 | 分类号: | B03C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柳江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金属 分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或家电回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有色金属(铜、铝等)也越来越多,若能将这些有色金属分选出来,不但可以提高垃圾的纯度,有利于下一步的处理,还可使被选出的有色金属形成再生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相关的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1104156A、中国专利CN2805939Y和202762542U等。但是,都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现有技术有色金属的分离,都是通过随垃圾废料同时同向排出,只是经过分料片简单分割,有色金属和垃圾废料运行方向相同,这就不可避免的致使有色金属和垃圾物料的混杂,致使垃圾物料中有部分有色金属无法分离,而分出的有色金属也有部分垃圾废料的存在。
第二、因为垃圾成分复杂,有色金属物料的形状,大小,材质,于磁滚筒的距离存在差异等原因,每个有色金属的产生磁力都不相同,所以抛出的距离也各不相同,这样,对于分料位置的设置就成了问题,如果设置过近,则不能实现垃圾和有色金属的分离;设置的过远,则无法实现较小较重的有色金属物料的分离。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使有色金属的分选率和纯净度降低,甚至不能完全实现有色金属的分离。
第三、虽然根据涡电流的原理可以实现垃圾中有色金属的分离,但实际应用中,因为垃圾成分复杂,有色金属也比较复杂,为实现分离必须使用磁力更大,转动速度更高的磁辊,这样就增加了磁辊的制造难度和运行能量的消耗。
简单地说,现有技术存在分选纯度低,分选效果差,分选成本高以及分选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行之有效地提高有色金属分选的纯净度及分选率,降低分选成本的有色金属分选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分选系统,包括:进料装置、第一分选装置、第一金属收集部、第一垃圾收集部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分选装置包括皮带、带动所述皮带传输的皮带轮,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皮带轮内的磁辊内桶,以及,驱动所述磁辊内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皮带的运行方向与所述磁辊内桶的运行方向相反,以及,控制磁辊内桶是否转动;所述第一金属收集部和所述第一垃圾收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选装置下方。
进一步地,上述有色金属分选系统中,还包括第一物料收集装置;所述第一物料收集装置设置有金属收集通道、垃圾收集通道和收集用分料拨片,所述收集用分料拨片用于控制经由所述第一分选装置落下的物料落入所述金属收集通道或所述垃圾收集通道;所述第一金属收集部用于接收经由所述金属收集通道的金属;所述第一垃圾收集部用于接收经由所述垃圾收集通道的垃圾。
进一步地,上述有色金属分选系统中,还包括第二分选装置、第二金属收集部和第二垃圾收集部;所述第二分选装置包括皮带、带动所述皮带传输的皮带轮,驱动所述皮带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皮带轮内的磁辊内桶,以及,驱动所述磁辊内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皮带的运行方向与所述磁辊内桶的运行方向相反;所述控制装置也与第二分选装置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信号连接,用于所述控制装置也与第二分选装置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皮带的运行方向与所述磁辊内桶的运行方向相反,以及,控制磁辊内桶是否转动;所述第二金属收集部和所述第二垃圾收集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选装置下方。。
进一步地,上述有色金属分选系统中,还包括第二物料收集装置;所述第二物料收集装置也设置有金属收集通道、垃圾收集通道和收集用分料拨片,所述收集用分料拨片用于控制经由所述第二分选装置落下的物料落入所述金属收集通道或所述垃圾收集通道;所述第二金属收集部用于接收经由该金属收集通道的金属;所述第二垃圾收集部用于接收经由该垃圾收集通道的垃圾。
进一步地,上述有色金属分选系统中,在所述第一物料收集装置和所述第二物料收集装置中,所述金属收集通道为竖直腔体,所述垃圾收集通道为倾斜于水平面的腔体;所述第一金属收集部和所述第二金属收集部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金属收集通道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垃圾收集部和所述第二垃圾收集部分别设置于对应垃圾收集通道的出口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6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