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仰卧起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7381.8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家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家源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5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仰卧起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锻炼产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仰卧起坐机。
背景技术
仰卧起坐作为一种日常最常见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之一,具体有强体、锻炼腹肌、减肥等功效,该锻炼方式因其简单方便受到人民越来越多的喜爱,相应的运动器材也成为室内健身器材的一种,市场上已开发有相应设备供用户或者健身俱乐部选择,现有的仰卧起坐机针对用户的卧和起座两个动作设计,要么用于卧的靠背不能调节角度,即使可以调节角度,灵活性也不大,不能随着人身体一起变化,在用户使用时,容易对用户的身体造成伤害,要么用于起座的相应设计不够完美,完全依靠用户自身力量,这对一些用户可能造成困扰,也严重影响了一些用户的使用,申请号201320726761.6的专利《仰卧板》实现了靠背的可调,人体的卧的程度仅依靠靠背调节角度实现,而且没有人体起座的辅助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用于在使用仰卧起坐机的过程中,卧和起座两个过程中需求,提出一种仰卧起坐机,该仰卧起座机的卧的动作不仅依靠靠背角度,还依靠靠背所在的支架体的角度,另外还设有人体起座过程中的辅助设备手柄,增加了使用的灵活度,方便用户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仰卧起坐机,包括支架体一、支架体二,所述支架体二竖直放置,所述支架体二上端内侧设有转接块,所述支架体一为弯曲倾斜横梁,所述横梁的前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在支架体二上端内侧;所述横梁上还设有坐垫、靠背以及限位块,所述坐垫固定在横梁前端,所述靠背紧挨坐垫通过横梁上的转动轴安装在横梁上,所述靠背可围绕转动轴转动倾斜一定角度,所述限位块位于倾斜靠背下方,为U型限位块,其下方通过限位销固定或调整在横梁上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弹簧一和减震弹簧二,所述减震弹簧一和减震弹簧二的一端分别连接至U型限位块上方两侧,另一端分别连接至靠背中部两侧;所述转接块包括焊接在支架二上的类框型外架,所述类框型外架左侧面配合焊接在支架二上,下侧面呈 一定坡度向下,上侧面镂空,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相对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架体一前端伸进类框型外架中,其上设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通过螺纹孔安装在类框型外架中;所述支架体二顶端外侧还设有垂直于支架二的手柄,中部外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活动脚架,底端设有垂直于支架体二的底座杆二。
所述支架体一的后端还设有垂直于支架体一的底座杆一,所述底座杆一两端设有橡胶圈,所述支架体一可以通过前端的转接块转动至后端的底座杆接触地面。
所述底座杆二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吊耳。所述支架体二顶端朝内弯曲。所述转接块到支架体二顶端的距离为15cm-25cm。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弹簧一和减震弹簧二为弹性系数较大的弹簧,靠背向后运动速度很小,减少了人体背部脊椎损伤的可能性,同时,支架体一通过转接块围绕支架体二旋转至底座杆一接地,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使用户的身体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且用户可以借助手柄控制自己的锻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体一;2、支架体二;3、转接块;4、坐垫;5、靠背;6、限位块;7、减震弹簧一;8、减震弹簧二;9、底座杆一;10、手柄;11、活动脚架;12、底座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家源,未经谢家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7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