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湿法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7553.1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朋;张琦;祖群;郭仁贤;张焱;陈阳;赵骁儒;徐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湿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湿法毡,可广泛用于1000℃以下各种设备的防火、隔热,尤其适用于需要经常在高低温间转换的设备的隔热。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温隔热材料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传统的高温隔热材料如石棉、岩棉等由于导热系数较高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高硅氧玻璃纤维是一种耐高温无机纤维,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同时又具有相对较低的导热系数,但对于一些需要更低导热系数的应用,传统高硅氧棉毡已经很难达到使用要求。
目前有很多专利公开了采用无机纤维增强气凝胶用于绝热材料,既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能同时也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但是该复合材料由于刚度较大,可塑性较差,很难对异型体或空间进行保温绝热;同时,气凝胶的制备过程非常繁杂,且设备价格昂贵,因此不利于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导热系数小、吸湿率低和体积密度小,且特别适合于异型体或空间的耐高温湿法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温湿法毡,耐高温湿法毡的孔隙率>93%,厚度为6-22mm;耐高温湿法毡的外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硅涂层;耐高温湿法毡的纤维单丝直径为0.1-2μm,纤维单丝外表面均匀设有直径小于20nm的闭合真空球体。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涂层的设置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吸湿性,吸湿率<0.5%;且由于纤维棉纤维单丝直径较细,使得所述耐高温湿法毡在厚度方向上有无数个固-气、固-固界面,热辐射的射线穿过每一层界面时,都会发生反射、吸收、透射和再辐射,使热辐射的传播能力迅速衰减,最后大部分被吸收在绝热材料靠近热面一侧的表层,有效降低了纤维棉毡的导热系数。
上述闭合真空球体的真空本身使导热系数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且闭合真空球体内,残留的空气分子都失去了宏观迁移能力,不具备对流传热的条件,因此纤维本体上的闭合球体,进一步降低了纤维棉的导热系数。
上述耐高温湿法毡柔韧性好,特别适合于对异型体或空间进行保温绝热。
优选,纤维单丝外表面设有纳米二氧化硅涂层。这样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吸湿性。实践中可选择在纤维单丝外表面和/或耐高温湿法毡外表面设置纳米二氧化硅涂层。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本申请纳米二氧化硅涂层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湿法毡的憎水性能,同时还可以在湿法毡内形成阻绝热量传输的隔热层,该隔热层通过增加固-气、固-固界面,使热量在传输过程中不断被反射、吸收从而逐渐衰减,从而有效提高了湿法毡的隔热性能。
优选,上述纤维单丝直径为0.5-1.5μm。这样不仅保证了制备的简易性,而且保证了产品的隔热效果。
耐高温湿法毡的下表面设有厚为0.6-1.3mm的铁蒙皮。上述铁蒙皮耐热性强,可对耐高温湿法毡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大幅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耐高温湿法毡的下表面设有厚为0.9-1mm的金属蒙皮。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又保证了产品的柔韧性。
耐高温湿法毡的上表面设有厚为2-5mm的低温隔热材料层。这样既能对被保护面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又能同时满足体积和隔热要求。
高效绝热纤维棉毡的上表面为与被保护面相接触的面,下表面为远离被保护面的面,也即上表面的相对面。上述低温隔热材料层可以为机保温棉层或无机保温棉层。若高效绝热纤维棉毡上同时设有金属蒙皮和低温隔热材料层,则使用时,从被保护面到外依次是被保护面、低温隔热材料层、高效绝热纤维棉毡和金属蒙皮。
耐高温湿法毡的厚度为9-14mm。这样保证了产品的制作均匀性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绝热性,且制作方便,适于异形材料。
纤维单丝上均匀设有直径为5-15nm的闭合真空球体。这样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绝热效果。
纤维单丝上闭合真空球体的体积和为纤维单丝体积的3-20%。这样能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绝热效果,同时降低产品的密度。
耐高温湿法毡的密度为20~160kg/m3。可以根据实践选择所需的密度。
耐高温湿法毡的常温导热系数≤0.030W/m·k,热荷重温度≥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7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热力管道不等厚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坑内置管道架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