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泵送风装置、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7867.1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池;熊军;廖俊杰;彭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6 | 分类号: | F24F13/06;F24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送风 装置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膜泵送风装置、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空调器作为调节室内温度的常用家用电器,在室内环境调节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常见的空调器的最核心部件包括:换热器、节流部件、压缩机等;其中,家用空调器多由室内机与室外机组成,室内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换热器、换热风机系统和控制系统。据每年的能源统计资料显示,空调器的工作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为了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许多的空调器生产厂商都在努力地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泵送风装置、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工作系统耗能大,工作能效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膜泵送风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内腔;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第一内腔连通;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第一内腔连通;隔膜,隔膜与内壳体形成泵气腔,泵气腔与第一内腔连通,隔膜上设置有压电元件,压电元件用于驱动隔膜振动。
进一步地,外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出气通道设置在外壳体上;内壳体具有第二开口端和连通通道,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第二开口端与第一开口端的开口方向相同,内壳体与外壳体配合形成进气通道,第一内腔与泵气腔通过连通通道连通;隔膜封闭设置在内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以形成泵气腔。
进一步地,连通通道与出气通道正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送风装置、进风装置和出风口,送风装置包括前述的隔膜泵送风装置,进风口与进气通道相连通,出风口与出气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换热器,换热器布置在出气通道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或者布置在进气通道的进口和进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壳体,其中,空调器壳体包括:后板,进风口设置在后板上;前面板,出风口设置在前面板上。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换热器布置在后板内侧,隔膜泵送风装置设置在换热器与前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壳体,其中,空调器壳体包括:后板,进风口包括设置在后板上的第一进风口;侧板,出风口设置在侧板上;前面板,进风口还包括设置在前面板上的第二进风口。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多个隔膜泵送风装置,多个隔膜泵送风装置在空调器的安装空间内呈阵列排布。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压电元件通电的时候,由于压电元件的压电材料在逆压电效应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带动隔膜振动,由于隔膜振动的频率较高,可以达到26kHZ左右。当隔膜向下运动,泵气腔的空间增大,因而在泵气腔产生了负压,空气在大气压与泵气腔的负压的压差下,从进气通道进入到第一内腔,然后空气经连通第一内腔与泵气腔的通道进入泵气腔中;当隔膜向上振动的时候,泵气腔的空间减小,泵气腔内的空气从连通第一内腔与泵气腔的通道挤压出去,并经过出气通道将风向外输送。由于压电元件的压电材料本身能够通过振动的机械能转化电能,通过收集电能系统收集该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能,然后再将电能供于该隔膜泵送风装置以驱动其进行高频振动,由于隔膜泵送风装置的能耗非常低,这样降低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隔膜泵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处于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处于进气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处于出气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的实施例的打开前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壳体; 11、出气通道;
20、内壳体; 300、隔膜泵送风装置;
31、隔膜; 32、压电元件;
41、空调器壳体; 42、前面板;
50、换热器; 100、进气通道;
21、连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7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顺流低水位出口凝水盘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用空调挂机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