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光装置以及驱动调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8170.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星星;郑磊;余世伟;左壮;徐建林;周明兴;段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6;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装置 以及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装置及驱动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在灯具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可以更多更有效的控制管理灯光。灯具中越来越多的加入调光装置以调节灯具发出的光线强度、颜色、色温等等。传统的调光装置往往整合于灯具上,一种灯具搭配一种调光装置和驱动电源。但这样的结构使得针对不同的灯具,就需要设计不同的驱动电源和调光装置,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CN102647821A号揭示了一种灯具,接受一控制端控制,并包括一发光元件模块,一驱动该发光元件模块的驱动电路,一控制该驱动电路的工作周期的微控制单元,及一与该微控制单元电耦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一通信模块,其具有一与该第一连接器可插拔地对接的第二连接器,并接收来自该控制端的一控制指令并传送给该微控制单元,使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该驱动电路,借此,当控制端更换新的通信协议时,只要更换对应的通信模块,而不需一并更换灯具。 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微控制模块需要在每次与通信模块连接时,与不同的通信模块进行匹配,这样使得微控制模块复杂,成本增加。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驱动调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光装置,包括通讯单元、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以及一连接器,所述供电单元输入市电电压,输出所述通讯单元所需的电压,所述通讯单元接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的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调光信号以调光,所述连接器可方便拆卸的与其他装置的连接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机械连接部和电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机械连接部和电连接部相分离。
优选地,所述机械连接部包括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其他装置的连接器的机械连接部对接。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部包括若干导电部。
优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输入端子,两个调光信号输出端子,一个接地端子以及一个光源状态信号端子。
优选地,所述导电部具有掉电信号端子用于反馈掉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调光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通讯单元、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组装以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较第二壳体小,所述第二壳体比第一壳体大的部分具有第二收容腔,所述通讯单元、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的第一收容腔中,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通槽以提供导线通过的通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调光装置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替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调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调光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调光装置,所述调光装置具有第一连接器,所述驱动装置具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方便拆卸的相连接,所述调光装置包括通讯单元、微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输入市电电压,输出所述通讯单元所需的电压,所述通讯单元接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的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输出调光信号以调光。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互相分离的机械连接部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机械连接部和电连接部对应的机械连接件和电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机械连接部包括若干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机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柱对应的对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对接柱,或者所述对接柱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所述连接柱/对接柱干涉的插入所述对接柱/连接柱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电连接部为若干导电部或为电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件为电连接座或包括若干导电部,所述电连接座包括若干与所述导电部对应的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中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导电部对接的导电元件,所述导电部插入所述通孔中从而与所述通孔中的导电元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光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组装以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较第二壳体小,所述第二壳体比第一壳体大的部分具有第二收容腔,所述通讯单元、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的第一收容腔中,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8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背光源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灯管端盖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