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伞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790.1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海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涵 |
主分类号: | A45B25/24 | 分类号: | A45B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套,尤其是一种智能伞套。
背景技术
下雨天,我们打着伞从室外进入室内时,总是为雨伞上的雨水烦恼,直接放在地上容易弄脏伞也会把地面弄湿,放在其他物体上又容易将其他物体弄湿,很不方便。虽然每个伞买来时都会有伞套,但很少有人携带伞套,总是忘记,需要使用时才记起来,但那时已经晚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伞套,将打湿的雨伞放入伞套内,可以避免弄脏伞或伞将地面打湿,通过蜂鸣发声器可以提醒使用者携带伞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伞套,包括伞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分为两端体和一侧体;所述侧体分为一弧形曲面和一平面,所述弧形曲面上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弧形曲面铰接,并通过一组按扣固定;所述本体内设有信号发射器;还包括一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设有弧形卡槽,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和电池,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外壁镶嵌有开关和蜂鸣发声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电池、开关和蜂鸣发声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侧面打开伞套可以快速的将湿伞放入伞套内,且将一部分侧面设为平面,可以防止伞套滚动,从而很稳的放在桌面上,而通过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提醒用户及时携带伞套,避免了需要使用伞套时而忘记带伞套所带来的不便;同时信号接收装置可以通过卡槽固定在伞柄上,安装简单,不容易脱落;且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
进一步,所述端体外壁设有提手;所述提手可拉伸。
进一步,所述侧体上设有卡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手可以便于携带伞套,卡子可以在不使用伞套时方便将伞套卡在伞杆上,使得伞套可以随伞一起携带。
进一步,所述盖体为软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本体除所述盖体以外的部分为硬质塑料制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伞套为硬质材料可以很好的支撑起来,不会像普通的布质伞套那样塌憋,也更容易干燥伞套和拿取伞套内的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接收装置安装在伞柄上的剖视图
图中1-端体、2-侧体、3-弧形曲面、4-平面、5-盖体、6-按扣、7-信号发射器、8-信号接收装置、9-信号接收器、10-电池、11-开关、12-蜂鸣发声器、13-提手、14-伞柄、15-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伞套,包括伞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分为两端体1和一侧体2;所述侧体2分为一弧形曲面3和一平面4,所述弧形曲面3上设有盖体5;所述盖体5与所述弧形曲面3铰接,并通过一组按扣6固定;所述本体内设有信号发射器7;还包括一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7发出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8。所述端体1外壁设有提手13;所述提手13可拉伸。所述侧体2上设有卡子。所述盖体5为软质塑料制成。所述本体除所述盖体5以外的部分为硬质塑料制成。
如图3、图4所示,所述信号接收装置8设有弧形卡槽,所述信号接收装置8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9和电池10,所述信号接收装置8外壁镶嵌有开关11和蜂鸣发声器12;所述信号接收器9、电池10、开关11和蜂鸣发声器12电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器9不断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7发射出的信号,当所述信号发射器7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8的距离超出一定范围后,所述信号接收器9不再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7发出的信号,从而所述蜂鸣发声器12发出声音,提醒用户携带伞套;也可通过所述开关11关闭所述蜂鸣发声器12。
由于所述平面4的作用,可以防止伞套在桌面上滚动,伞套为硬质材料可以很好的将伞套支撑起来,不会像普通的布质伞套那样塌憋,也更容易干燥伞套和拿取伞套内的伞。打开所述按扣6可将所述盖体5掀开,从而将伞放入所述伞套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涵,未经海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