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本体中变压器油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915.0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红;董秀华;王建刚;彭娟;刘秀慧;薛文杰;刘江敏;孙立想;李小勇;刘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俊红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本体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本体油提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本体中变压器油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就是分析溶解在充油电气设备绝缘油中的气体,根据气体的成分、含量及变化情况来诊断设备的异常现象。例如当充油电气设备内部发生局部过热、局部放电等异常现象时,发热源附近的绝缘油及固体绝缘(压制板、绝缘纸等)就会发生过热分解反应,产生CO2、CO、H2和CH4、C2H4、C2H2等碳氢化合物的气体。由于这些气体大部分溶解在绝缘油中,因此从充油设备取样的绝缘油中抽出气体,进行分析,就能够判断分析有无异常发热,以及异常发热的原因,取样过程中要隔绝空气,已达到取样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取样设备中取样效果差,降低了检测气体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本体中变压器油取出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提取本体、活塞杆、活塞头、活塞、螺旋密封槽体、弹簧、弹性密封挡圈、提取管、蜗杆、蜗轮、电机,提取本体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内端部连接活塞头,所述的活塞杆的外端部连接蜗杆,所述的活塞头上固定活塞,所述的活塞与提取本体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的活塞头的尾部固定螺旋密封槽体,所述的螺旋密封槽体的端部固定弹性密封挡圈,所述的螺旋密封槽体上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位于活塞头与弹性密封挡圈之间,所述的提取本体的末端设有提取管,所述的提取管内设有密封液,所述的蜗杆的外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蜗轮,所述的蜗轮与电机连接。
上述的提取本体的内端面为阶梯槽,螺旋密封槽体与提取本体的阶梯槽是小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样过程中实现了空气的隔绝,达到取样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测气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提取本体1、活塞杆2、活塞头3、活塞4、螺旋密封槽体5、弹簧6、弹性密封挡圈7、提取管8、蜗杆9、蜗轮10、电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提取本体1、活塞杆2、活塞头3、活塞4、螺旋密封槽体5、弹簧6、弹性密封挡圈7、提取管8、蜗杆9、蜗轮10、电机11,提取本体1的内部设有活塞杆2,所述的活塞杆2的内端部连接活塞头3,所述的活塞杆2的外端部连接蜗杆9,所述的活塞头3上固定活塞4,所述的活塞4与提取本体1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的活塞头3的尾部固定螺旋密封槽体5,所述的螺旋密封槽体5的端部固定弹性密封挡圈7,所述的螺旋密封槽体5上设有弹簧6,所述的弹簧6位于活塞头3与弹性密封挡圈7之间,所述的提取本体1的末端设有提取管8,所述的提取管8内设有密封液,所述的蜗杆9的外部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蜗轮10,所述的蜗轮10与电机11连接。
所述的提取本体1的内端面为阶梯槽,螺旋密封槽体5与提取本体1的阶梯槽是小间隙配合。
工作原理:通过该装置提高了气体取出的质量,通过电机带动蜗轮转动,实现蜗杆的向下运动,蜗杆推动活塞杆尾部的螺旋密封槽体向下运动,活塞头上的活塞与提取本体密封连接,通过螺旋密封槽体将提取管底部的密封液排出,防止出现空气,以免影响提取样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样过程中实现了空气的隔绝,达到取样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测气体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俊红,未经马俊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革兰氏染色的载玻片钳子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土样底端水平切割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