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0698.7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居同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电子设备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电子设备的体积却越来越小,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此种发展趋势下,就需要多个功能模块复用相同物理空间。
但是通过传统的表面贴装技术(英文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很难将其他的多个功能模块贴合在一个面积较小的按键的表面上,这样使得按键与功能模块之间的贴合性受限,所以在电子设备的按键上贴合其他功能模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按键与设备之间的贴合性受限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键,包括:指纹识别模组、柔性电路板、开关,其中,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正面设置用于检测指纹信息的指纹传感器;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贴合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通过弯折的第二部分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面贴近;
所述开关,贴合在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面上,用以触发电子设备开启或者关闭。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边框、指纹传感器、其中
边框,所述边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表面包括上表面、外侧面及内侧面,所述上表面连接所述外侧面的上边缘及所述内侧面的上边缘,所述上表面为曲面;
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检测面,所述检测面用以检测指纹,所述检测面位于第一平面,所述内侧面的上边缘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
可选的,所述边框为中空柱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内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边框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外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边框底部的垂直距离。
可选的,还包括:
处理芯片,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处理芯片位于基板与所述指纹传感器之间,所述处理芯片的上表面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非检测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指纹采集模组还包括:
支撑部件,位于所述指纹传感器与所述处理芯片之间,用于支撑所述指纹传感器,以使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检测面与所述边框的第二平面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弯折角度为180度。
可选的,还包括:
补强板,贴合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面上,用以固定所述第一部分。
可选的,还包括:
粘合层,位于所述补强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三部分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三部分粘合在所述补强板上。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按键,所述按键为上述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该按键包括:指纹识别模组,该指纹识别模组的正面设置用于检测指纹信息的指纹传感器;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柔性电路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贴合在指纹识别模组的背面,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通过弯折的第二部分连接;开关,贴合在第三部分的第二面上,用以触发电子设备开启或者关闭。也就是说,通过柔性电路板将指纹设备模组与开关直接贴合在一起,从而避免了SMT工艺中在按键上直接贴合开关受限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开关与按键之间的直接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指纹采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指纹采集模组横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指纹采集模组横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指纹采集模组横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指纹采集模组横截面示意图之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指纹采集模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指纹采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指纹采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指纹采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0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