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1600.X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倪钰翔;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外墙 渗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渗漏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高层建筑和沿海地区的建筑尤为严重,已经成为困扰建筑承包商与业主的棘手问题之一。建筑外墙渗漏主要集中在外墙面裂缝容易开展的部位,墙面就会构成整批水幕,雨水很容易通过外墙裂缝渗漏至室内,引起室内的装饰及家具发潮霉烂,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首先设计要做好墙体的防水构造,其次施工位要从主体结构到装饰阶段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形成多点与多重设防,才能减少或彻底消除建筑外墙的渗漏,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紧密,防渗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装置,至少包括刮糙层、粘结层、防水层、饰面层、密封材料、水泥砂浆、按结构、窗框、内窗台和外墙墙体;所述刮糙层设置在按结构与黏结层之间,并且刮糙层左右侧分别与按结构和粘结层紧密连接;所述防水层设置在饰面层与粘结层之间,并且防水层左右侧与饰面层和粘结层紧密连接;所述密封材料设置在粘结层和防水层交界处,并且位于按结构下端;所述水泥砂浆填充在按结构和刮糙层之间;所述内窗台设置在水泥砂浆右上端,并且与水泥砂浆紧密连接;所述窗框设置在内窗台的正上端,并且与内窗台之间紧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和粘结层交接处下端为弯接结构;所述防水层设置在粘结层和饰面层之间,并且防水层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墙体构造中直接设置防水层防水材料采用与水泥材料粘结相容性好、厚度薄、施工工艺简单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所述防水层和粘结层交接处下端为弯接结构;所述防水层设置在粘结层和饰面层之间,并且防水层垂直设置,在垂直面上涂膜层的厚度、匀质性及面层与防水层的相结合程度好,该结构简单,连接紧密,防渗效果好,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墙下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墙防水示意图;
其中:1、刮糙层,2、粘结层,3、防水层,4、饰面层,5、密封材料,6、水泥砂浆,7、按结构,8、窗框,9、内窗台,10、外墙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外墙防渗漏装置,至少包括刮糙层1、粘结层2、防水层3、饰面层4、密封材料5、水泥砂浆6、按结构7、窗框8、内窗台9和外墙墙体10;所述刮糙层1设置在按结构7与黏结层2之间,并且刮糙层1左右侧分别与按结构7和粘结层2紧密连接;所述防水层3设置在饰面层4与粘结层2之间,并且防水层3左右侧与饰面层4和粘结层2紧密连接;所述密封材料5设置在粘结层2和防水层3交界处,并且位于按结构2下端;所述水泥砂浆6填充在按结构7和刮糙层1之间;所述内窗台9设置在水泥砂浆6右上端,并且与水泥砂浆6紧密连接;所述窗框8设置在内窗台9的正上端,并且与内窗台9之间紧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3和粘结层2交接处下端为弯接结构;所述防水层3设置在粘结层2和饰面层4之间,并且防水层3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墙砌体施工原理:在框架结构外墙砌体砌筑分两次完成,砌筑至梁或底板时,待砌体充分沉降后再用斜砖楔紧,并使斜砖上下两端砂浆饱满密实,杜绝砌筑成盲缝或通缝,以免形成渗水通道,砖砌体砌筑时要求双面勾缝,水平及竖向灰缝严格控制在一定距离之间,砖砌墙体在构造柱处留马牙槎,以保证砖砌体与混凝土的咬合力,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1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太阳能接收板为遮阳的休闲娱乐屋顶
- 下一篇:一种对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