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温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1844.8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晶天润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8 | 分类号: | H05B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温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用特种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温玻璃。
背景技术
电加温玻璃,是特种金属丝与不同种类玻璃复合制成。其主要应用于各种机车前风档、船舶、飞机上的嘹望窗及观察孔等防霜、放雾化要求高的地方。目前市场上的电加温玻璃,基本都是在玻璃中间复合一层胶片材料,并在胶片材料与玻璃之间涂抹一层导电薄膜,由于其导热位置为玻璃内部,玻璃表面仍不具有电导热的功能,导电薄膜产生的热量到达玻璃表面需要较长时间,对玻璃材料要求高,需要消耗更多的电力,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温玻璃,在玻璃上实现电加热功能,通电升温后能除霜、除雾,具有调节室内温度的能力,安全性高,玻璃更耐热冲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加温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玻璃板,所述刚性玻璃板的中间夹设一条加热电阻线,所述加热电阻线沿刚性玻璃极的一边连续弯曲覆盖整个中间平面,所述刚性玻璃板表面涂布有电导热层。
所述刚性玻璃板在所述加热电阻线的起止处分别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加热电阻线的两端通过进线孔和出线孔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所述电导热层为银浆釉料复合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传统的多层叠加式的电加温玻璃相比,在普通的刚性玻璃中间夹装一条加热电阻线,同时在刚性玻璃的两个侧面均涂布一层电导热层,电导热层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银浆、釉料。在连通电源之后,电流通过加热电阻线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厚度较薄的刚性玻璃,继而传递到导热良好的电导热层,实现对玻璃表面的电加热。由于电导热层被安置在刚性玻璃的表面,而不是玻璃的中间,从而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率以及玻璃表面的温度,降低了能耗,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温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温玻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加温玻璃,包括刚性玻璃板1,刚性玻璃板1的中间夹设一条加热电阻线2,加热电阻线2沿刚性玻璃板1的一边连续弯曲覆盖整个中间平面,刚性玻璃板1表面涂布有电导热层3。
刚性玻璃板1在加热电阻线2的起止处分别设有进线孔4和出线孔5,加热电阻线2的两端通过进线孔4和出线孔5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优选的,电导热层3为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涂布于刚性玻璃板1表面的银浆釉料复合膜,即该电导热层的材料为银浆和釉料的复合材料,其中,银浆和釉料的配比为1∶1、1∶2或1∶3,不同配比的电导热层具有不同的导电率,上述三个材料配比中,导电率逐渐降低,导热率也随之越来越小,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采用上述三种不同配比的电加温玻璃。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如下:
在实际使用中,接通连接加热电阻线的电源,位于刚性玻璃中的加热电阻线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热量,热量沿厚度较薄的刚性玻璃,传递给导热良好的电导热层,由于本方案的电导热层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复合制成,因此可以快速的吸收热量,并实现对玻璃表面的电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电导热层被安置在刚性玻璃的表面,而不是玻璃的中间,从而提高了热量的传递速率以及玻璃表面的温度,降低了能耗,玻璃通电升温后能除霜、除雾,具有调节室内温度的能力,更耐热冲击,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晶天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晶天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1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感应加热线圈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媒体功能的3G上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