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线夹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647.X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8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线夹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线夹垫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汽车电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种电器部件的使用以及汽车布线的设计成为汽车设计的重要内容,汽车整车的通电安全越来越多的被关注。通电线束是整车电力的传输载体,需要可靠的固定以及合适的防护,以防止其被车内各种锋利的钣金等零部件损伤,造成电器件功能失效甚至整车被烧蚀等严重后果。
目前应用在汽车上的线束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钣金开一个钣金孔,使用和钣金孔配合的扎带,一头捆住线束,一头塞入钣金孔中固定;另一种是在钣金上焊接植焊螺栓,使用和植焊螺栓配合的扎带,一头捆住线束,一头卡接在螺栓上固定。由于线束通常是由多跟圆形线的组合,必然存在较多间隙,以上两种扎带固定线束的方式,卡接本体的结构为单向固定,首次捆扎程度不易过紧,否则会造成线束外表受损。首次捆扎存在线间隙,长时间使用后,线束的绝缘层受压自动变形甚至不能复原,绝缘层逐渐填充捆扎间隙,造成捆扎松动失去约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用线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寿命长的汽车用线夹垫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汽车用线夹垫片包括线夹环和其两端的连接头,在线夹环内壁均布固定有多个环形弹性撑片,相邻环形弹性撑片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在一起,环形弹性撑片向内凸出而连接片向外凸出形成凸凹的弹性面;并在线夹环内侧同心设置有内撑环,所述连接片固定在内撑环的内壁上。所述环形弹性撑片粘合于线夹环内壁,或者通过铆钉固定在线夹环内壁。所述连接片粘合于内撑环内壁,或者通过铆钉固定在内撑环内壁。所述环形弹性撑片设置有中心让位孔,内撑环位于中心让位孔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与任何线夹环配合使用,由于环形弹性撑片具有向内的弹性,可以自动压紧在线束表面。环形弹性撑片向内凸起,而连接片向外凸起,从而可以充分填充线束的间隙,达到充分贴合压紧线束的目的。不会因长期使用而松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线夹环,2为内撑环,3为环形弹性撑片,4为连接片,5为连接头,6为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汽车用线夹垫片是在线夹环1内壁均布固定有多个环形弹性撑片3,相邻环形弹性撑片3之间通过连接片4连接在一起,环形弹性撑片3向内凸出而连接片4向外凸出形成凸凹的弹性面;并在线夹环1内侧同心设置有内撑环2,所述连接片4固定在内撑环2的内壁上。位于线夹环1两端的连接头可以采用类似皮带扣的连接方式。
所述环形弹性撑片3粘合于线夹环1内壁,所述连接片4粘合于内撑环2内壁。
实施例2:参见图2,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做出局部改动,将所述环形弹性撑片3通过铆钉6固定在线夹环1内壁,并将连接片4通过铆钉6固定在内撑环2内壁。图2中,环形弹性撑片3设置有中心让位孔,内撑环2位于中心让位孔内。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天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