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6507.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同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田俊峰 |
地址: | 621037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腿部 经筋 锻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
背景技术
2500多年前《黄帝内经》明确记载: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 延十年。日常生活中的习武、气功、瑜伽锻炼都属于拉筋运动。《道家养生论》 写到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筋络相同,故筋缩处筋络也不同,不通则痛。拉筋 能使僵硬的筋脉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 麻、涨等病症可以缓解、消除,对颈、背、腰、腿起到松筋活络、活血理气等 作用。
随着拉筋知识的普及,以及拉筋疗效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拉筋器材也出 现了多样化的格局。目前市场上仅有拉筋凳供锻炼者使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拉筋凳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1、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有人在旁边辅助操作,并且全过程有人监督;
2、使用者操作不方便,由其对于老年人和腰腿疾病患者;
3、拉筋凳拉筋的角度、位置比较固定,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自行操 作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用以至少 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包括:
结构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结构支架上的固定坐架,所述固定坐架 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背靠部,另一端铰接连接有两个大腿支撑部;每个所述大腿 支撑部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一个小腿支撑部,每个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另一端连 接有一个脚支撑部;背部推杆固定安装在结构支架上,背部推杆的伸缩推杆与 背靠部连接;两个腿部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结构支架上,两个腿部推杆的伸缩 推杆分别与两个小腿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背部推杆和腿部推杆通过数据线与控制主机连接,控制主机 连接有控制手柄。
进一步,在所述背部推杆和腿部推杆上安装有限位开关。
进一步,所述结构支架上还安装有生命体征采集器、环境参数采集器和设 备状态参数采集器,所述生命体征采集器、环境参数采集器和设备状态参数采 集器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所述设备状态参数采集器包括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重力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结构支架上还安装有平板支架,所述平板支架上安装平板电 脑,所述平板电脑与控制主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平板支架为万向支架。
进一步,所述结构支架上还安装有为所述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上的各用电 设备供电的电源。
进一步,所述控制主机通过通信网络与服务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控制,一个人独立完成锻炼过程,解决患者家人的后 顾之忧,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每个人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适用人群广泛,能够对颈背腰腿起到颂经活络、活血理气的作用, 有效改善颈椎、腰椎痛和腿脚不便等症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锻炼前的初始状态 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脚部、腿部升平状态 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脚部、腿部垂直状态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腿部经筋锻炼椅,包括:
结构支架3,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结构支架3上的固定坐架10,所述固 定坐架10的一端铰接连接有背靠部1,另一端铰接连接有两个大腿支撑部9; 每个所述大腿支撑部9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一个小腿支撑部8,每个所述小腿 支撑部8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脚支撑部7;背部推杆2固定安装在结构支架3 上,背部推杆2的伸缩推杆与背靠部1连接;两个腿部推杆4分别固定安装在 结构支架3上,两个腿部推杆4的伸缩推杆分别与两个小腿支撑部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同,未经雷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6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