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鼾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8365.9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凤梅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止鼾枕头。
背景技术
打鼾,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当人仰面睡觉时,舌头会向后坠,压入咽喉部,从而使气道变窄,使气流部分受阻。绝大部分人睡眠打鼾是因为仰面睡觉引起的,调整睡眠姿态后打鼾就会停止。
申请号为CN201220171643.9、公开号为CN202654286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鼾枕。它包括柔性的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内设置有止鼾装置、驱动电机及噪音感应器;所述的止鼾装置设置于枕头本体对应头部位置,其包括一凹型结构的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顶部的推板,所述推板的其中一边与支撑架铰接;所述推板与支撑架之间设有驱动杆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杆由驱动电机驱动其上下运动;驱动电机与噪音感应器连接。该实用新型的通过推板改变睡眠者的头部姿势,以达到止鼾目的。该实用新型使用电机驱动支撑架结构较复杂,回位困难,机械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结构的止鼾枕头,采用转动装置和旋转爪架,并设置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回位容易,机械噪音小,不影响睡眠者休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止鼾枕头,由枕套和枕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下面为一个平板,在所述平板上设有鼾声探测装置、控制装置、转动装置和旋转爪架、离合装置,所述鼾声探测装置连接在枕头两上角,检测到鼾声后把信号放大并传递到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启动转动装置,转动旋转爪架,将睡眠者由仰卧姿态,通过侧转头部调整为侧卧姿态,使睡眠者呼吸道畅通,停止打鼾;当旋转爪架向上转动翘起后通过离合装置使旋转爪架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转动装置为与所述旋转爪架的旋转轴同轴的电机,当旋转爪架向上转动45-75度时,卡合固定并自动牵引断开电机电源。这种实施方式结构尤其简单,效果较好。与本实施方式相配合使用的离合装置为控制所述转动装置卡合的旋钮,当所述旋钮向外拔出时,卡合断开,旋转爪架复位,噪音小,复位容易,不影响睡眠者休息。
本发明的止鼾枕头,所述的枕芯中下部中间为球面凹形,所述旋转爪架设置在球面凹形的纵轴线的一边。睡眠者睡眠时,头部枕在枕芯球面凹形位置,当出现打鼾时,由于一侧旋转爪的向上顶起,促使其头部侧转,带动睡眠者侧卧,舌头自然下垂,不再压迫咽部,使气道通畅,停止打鼾。
附图说明
图1:枕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中:10—平板,11—鼾声探测装置,12—控制装置,13—转动装置,14—旋转轴,15—旋转爪架,16—电源,17—离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止鼾枕头,由枕套和枕芯组成,所述的枕芯中下部中间为球面凹形,所述旋转爪架15设置在球面凹形的纵轴线的一边,所述枕芯下面为一个平板10,在所述平板10上设有鼾声探测装置11、控制装置12、转动装置13和旋转爪架15、离合装置17,所述鼾声探测装置11连接在枕头两上角,检测到鼾声后把信号放大并传递到控制装置12,由控制装置12启动转动装置13,转动旋转爪架15,将睡眠者由仰卧姿态,通过侧转头部调整为侧卧姿态,使睡眠者呼吸道畅通,停止打鼾;当旋转爪架15向上转动翘起后通过离合装置17使旋转爪架15复位。所述的转动装置13为与所述旋转爪架15的旋转轴14同轴的电机,当旋转爪架15向上转动75度时,卡合固定并自动牵引断开电机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凤梅,未经张凤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8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