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9891.7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郭华春;张安占;赵旺祺;王涛;王红玺;杨大为;李彩斌;张永华;宁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33/08;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茎秆 粉碎 还田 装置 马铃薯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主要以单一收获为主,即直接把马铃薯从地里起出来,在收获马铃薯之前需大量的人力将马铃薯茎秆拔去。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比较大,如果肥料不足会造成植株弱小、结薯个小、数少、产量低下等不良后果,而马铃薯植株茎秆和叶片中富含大量的氮、钾等元素,土壤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地,将其茎秆粉碎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使土壤成为轻质壤土和砂壤土,达到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较好的理想农业土壤,利于下一个种植周期的作物生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改进,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在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上增设茎秆粉碎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不能将马铃薯茎秆粉碎还田增肥土壤、收获人力成本高、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主体机架1、挖掘机构2、分离机构3、茎秆粉碎机构4、收拢装置5、机架6、刀片7、刀轴8、刀片固定片9、带轮10、齿轮箱11、地轮12、输出轴13;所述的主体机架1前端设有茎秆粉碎机构4,茎秆粉碎机构4的后面设有挖掘机构2,挖掘机构2的后面设有分离机构3,分离机构3的后面设有收拢装置5,所述的挖掘机构2的两侧设有地轮12,所述的茎秆粉碎机构4的机架6与主体机架1连接,刀轴8设置在机架6上,刀轴8上设置有刀片固定片9,刀片7固定在刀片固定片9上,刀轴8和齿轮箱11的输出轴13与带轮10活动连接。
所述的刀片7采用直刀型和Y型。
所述的直刀型和Y型刀片对间均匀分布在刀轴8上。
所述的刀轴8为茎秆粉碎机构4的动力输入轴,与带轮10直接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齿轮传动与带轮传动完成了动力输送,使收获机的结构更加紧凑,造价更低。
2.茎秆粉碎机构设置在挖掘机构的前面,粉碎机构先将马铃薯茎秆及杂草粉碎还田后才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提高了挖掘机构和分离机构的工作效率。
3.茎秆粉碎机构采用直型和Y型刀相结合,达到较好的入土效果,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作物茎秆进行粉碎、便于拆装、粉碎效率高,茎秆的碎片小,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机械收获过程中茎蔓缠绕机器工作部件的问题,降低了收获机功率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机架、2-挖掘机构、3-分离机构、4-茎秆粉碎机构、5-收拢装置、6-机架、7-刀片、8-刀轴、9-刀片固定片、10-带轮、11-齿轮箱、12-地轮、13-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主体机架1、挖掘机构2、分离机构3、茎秆粉碎机构4、收拢装置5、机架6、刀片7、刀轴8、刀片固定片9、带轮10、齿轮箱11、地轮12、输出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9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