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动态心电图导联电极的皮肤保护膜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0115.4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马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态 心电图 电极 皮肤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动态心电图导联电极的皮肤保护膜棒。
背景技术
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使用电极粘贴皮肤后,患者局部皮肤时常出现发红、发痒、皮疹、表皮破损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休息,干扰患者情绪;甚至有的患者因难以忍耐局部皮肤不适,擅自取下电极贴片,致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或无法完成,从而延误诊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舒适感减轻,更易配合检查,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精确度,以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用于动态心电图导联电极的皮肤保护膜棒,包括海绵浸泡皮肤保护膜液体(例如聚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异丙醇等)、聚丙烯杆,其特征是:浸泡皮肤保护膜液体的海绵镶嵌于聚丙烯杆上,使用时把保护膜液体涂在皮肤上,液体迅速干燥,形成膜状保护层,然后把电极粘贴在保护膜上,可以起到保护皮肤免受粘胶损害及电极刺激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产品经过临床验证,证实在导联电极粘贴皮肤前先涂保护膜,在皮肤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然后再粘贴导联电极,可以明显改善动态心电图电极粘胶刺激对患者局部皮肤造成的不良反应:充血、水肿、皮疹等及取下电极时减轻了表皮破损的发生率,从而增强了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依从性,提高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及精确度;而且目前市场上尚无用于动态心电图导联电极的皮肤保护膜,本实用新型弥补了这项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绵浸泡皮肤保护膜液体,2、聚丙烯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如下:一种用于动态心电图导联电极的皮肤保护膜棒,包括海绵浸泡皮肤保护膜液体1和聚丙烯杆2,其中海绵浸泡皮肤保护膜液体1设置在聚丙烯杆2上。在使用过程中,海绵浸泡皮肤保护膜液体涂在皮肤上,并迅速干燥而在皮肤上形成膜状保护层,然后再粘贴导联电极,可以起到保护皮肤免受粘胶损害、电极刺激的作用,从而减轻局部皮肤充血、水肿、皮疹及取下电极时减轻了表皮破损的发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0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双面投饵机
- 下一篇:一种养殖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