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泵轴向力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1870.4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午生;王国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百利溢通电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04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谢宇强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泵 轴向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泵,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泵轴向力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泵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客货车消防泵中,泵的轴向力承载方式依然延续原有泵轴向力承载方式,如:加装平衡鼓、平衡盘,开平衡孔等方式。常规消除或减小轴向力方式应用于车载消防泵中造成了泵整体体积过大,重量过重,可靠性降低,放热量高,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车载资源无法高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轴向力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泵轴向力承载装置,包括相互配合叶轮和导壳,所述叶轮在与所述导壳配合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置承重垫。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所述叶轮前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在所述叶轮后端面上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置上减磨垫,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置下减磨垫。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与第三环形凹槽,三者的内外径不相同。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与第三环形凹槽,三者的槽宽不相同。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与第三环形凹槽,三者的槽深度不相同。
所述上减磨垫、下减磨垫以及承重垫,三者的材质不相同。
所述承重垫内径大于上减磨垫及下减磨垫外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叶轮在与导壳配合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内置承重垫,使其承载轴向力,从而解决了常规泵中出现轴向力承载装置体积过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昂,维护不便,可靠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安装,体积小,热损伤小,并能有效的提高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周期和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中:1.导壳;2.叶轮;3.上减磨垫;4.下减磨垫;5.承重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2,一种消防泵轴向力承载装置,包括相互配合叶轮2和导壳,所述叶轮2在与所述导壳1配合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置承重垫5。承重垫5处于叶轮2与固定导壳1之间,用以承受泵运转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所述承重垫5可加厚变为承重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叶轮2与导壳1连接的前端面上可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在所述叶轮2与导壳1连接的后端面上可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置上减磨垫3,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置下减磨垫4。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与第三环形凹槽,三者的内外径可不相同。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与第三环形凹槽,三者的槽宽可不相同。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与第三环形凹槽,三者的槽深度可不相同。
所述上减磨垫3、下减磨垫4以及承重垫5,三者的材质可不相同。
所述承重垫内径可大于上减磨垫及下减磨垫外径。
在正常进行泵装配时前,在叶轮2上开不等径、不等深、不等宽的三条环形槽,分别放置不同材质的上减磨垫3、下减磨垫4以及承重垫5,将上减磨垫3、下减磨垫4、承重垫5与叶轮2胶装固定完成后进行正常装配即可。所述叶轮2应可自由进行轴向移动;所述承重垫5应保持与叶轮2共同旋转。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级叶轮和多级导壳的消防泵,所述承重垫处于每一级叶轮2和与其相配合导壳1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泵正常工作时,由泵轴承受扭矩通过键带动叶轮2旋转,将泵内液体离心加压,由泵出口端排出,当液体离开叶轮2向外排出时对叶轮2本身产生反作用力,使叶轮2自身相对液体向后移动,承重垫5处于导壳1和叶轮2之间,此时导壳1固定不动,叶轮2所受力全部通过承重垫5传递给导壳1。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顺序:先将上减磨垫3、下减磨垫4、承重垫5分别固化安装于叶轮2上,而后将叶轮放入导壳1内,后逐级安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百利溢通电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百利溢通电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1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