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套圈退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3722.6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范峥;孟昕元;郑先锋;曹保亮;候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退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经磨削加工后的轴承套圈表面往往粘有铁屑等杂物,必须完全清洗干净才能使用,以防造成设备的损坏。由于在磨削过程中由于磁性卡盘等装置的广泛使用导致轴承套圈表面的磁化,使得铁屑等杂物附着牢固,不易被清洗干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退磁处理并保证其剩磁强度小于一定的数值(GB规定为0.3mT),国标规定的这一数值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有时已经很难满足加工要求,而传统的解决方法所产生的剩磁较大,尤其厚度较小的超薄型套圈边缘处往往剩磁过大,很多时候甚至连国标的基本要求都难以满足,从而造成冲洗困难,后续在设备上使用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退磁效果较好的轴承套圈退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承套圈退磁装置,主要包括:CPU单元,第一层线圈,第二层线圈,用于检测外界轴承套圈信号并将该轴承套圈信号传输至CPU单元的传感器,用于输入退磁曲线参数至CPU单元及显示退磁参数信息的数据输入及显示单元,连接在CPU单元与第一层线圈之间、接收CPU单元的退磁曲线参数控制第一层线圈电流变化的第一驱动电路,连接在CPU单元与第二层线圈之间、接收CPU单元的退磁曲线参数控制第二层线圈电流变化的第二驱动电路,为该退磁装置进行供电的电源单元;
该退磁装置还包括有骨架,所述第一层线圈、第二层线圈依次设置在骨架上,所述骨架上开设有便于轴承套圈通过的隧道式通孔,所述第一层线圈的缠绕方向与骨架的轴向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层线圈的缠绕方向与第一层线圈的缠绕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45度,所述第二层线圈匝数为第一层线圈匝数的30%-40%。
进一步,所述数据输入及显示单元包括:与CPU单元连接的键盘电路,与CPU单元连接的显示驱动电路,与该显示驱动电路连接的显示器电路;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与CPU单元连接的CPU板信号线插座电路,与该CPU板信号线插座电路连接的电源板信号线插座电路,为该电源板信号线插座电路供电的+5V稳压电源电路,24V电源电路;该退磁装置还包括:与该电源板信号线插座电路连接的传感器接口电路,连接在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层线圈之间的第一可控硅电路,连接在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层线圈之间的第二可控硅电路;所述传感器连接该传感器接口电路上,所述24V电源电路分别与电源板信号线插座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及传感器接口电路连接供电。
进一步,该退磁装置还包括:与CPU单元连接的ISP插座电路,与CPU单元连接的工作状态显示电路,连接在CPU单元与CPU板信号线插座电路之间的过零检测电路。
进一步,所述CPU单元为ATMEGA8芯片,ATMEGA8芯片的脚1接由电阻R13和电容C1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及ISP插座电路,该上电复位电路两端分别连+5V稳压电源电路和接地,脚2、脚3空接,脚4接CPU板信号线插座电路、电源板信号线插座电路及传感器接口电路,脚5通过电阻R1接+5V稳压电源电路并连接过零检测电路,脚6空接,脚7接+5V稳压电源电路,脚8接地,脚9、脚10接晶振并在晶振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4、电容C6接地,脚11、脚12、脚13接地,脚12、脚13同时连接键盘电路,脚14通过电阻R18后接+5V稳压电源电路,脚15接第一驱动电路,脚16分别接第二驱动电路、CPU板信号线插座电路、电源板信号线插座电路及工作状态显示电路,脚17、脚18及脚19接ISP插座电路,脚20接由电感L2和电容C16组成的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两端分别连+5V稳压电源电路和接地,脚21通过电容C15后接地,脚22接地,脚23接电位器R24的中间接点,该电位器R24两端分别连+5V稳压电源电路和接地,脚24、脚25空接,脚26接显示器电路,脚27、脚28接显示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3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序互感器的焊接工具和零序互感器
- 下一篇:固态继电器控制交流电磁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