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掏挖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4360.2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1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明;胡志义;胡建民;王虎长;吴肜;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掏挖基础。
背景技术
在山区、丘陵地带输电线路铁塔地基基础方案中,最常用的掏挖基础的型式,即是人工开挖成型,辅以混凝土护壁支护,边挖边支护,以土代模,开挖形成设计几何尺寸后,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型。由于铁塔基础顶部受到较大的水平作用力,常用的掏挖基础传递水平力,传力路径复杂;且普通掏挖基础用于山区、丘陵地带需要考虑下坡方向基础边缘以外3~5米范围内的表层土体不受力,这样造成普通掏挖基础上部具有较大的自由长度,从而造成普通掏挖基础埋深较大,使普通掏挖基础的底部弯矩较大,扩大头尺寸也较大,总体上普通的掏挖基础几何尺寸大,混凝土耗量大,造价高。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偏远山区中的塔位,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大量基础材料的运输将消耗很大的资源,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掏挖基础埋深越来越大,掏挖基础的弃土处理问题又是一直影响塔基周围环境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掏挖基础,针对大荷载铁塔在山区基础选型设计的现状,设计一种适合在山区应用,能够满足在山区环保效果好、混凝土材料节省的输电线路基础选型设计的要求,并且节省混凝土量、减少对环境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掏挖基础,包括混凝土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有钢筋笼,所述主体包括立柱、变坡段和基底座;所述钢筋笼贯穿立柱、变坡段和基底座,钢筋、立柱、变坡段和基底座通过混凝土浇注成一体结构;所述主体轴向设有封闭的空心段,空心段顶部到立柱顶部为实心段,该实心段设置地脚螺栓或角钢锚固,空心段底部到基底座底部的距离不小于2倍基底座的厚度,空心段的截面面积为立柱截面面积的25%-56%。其中所述立柱在所述变坡段和基底座上部,用于与上部铁塔塔腿连接。
所述空心段为圆柱体结构,空心段为空心或内填充非混凝土物质。
所述非混凝土物质为掏挖基础的弃土或砂石。
所述空心段为圆柱体、四面体或六面体结构,空心段为空心或内填充非混凝土物质。
所述钢筋笼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钢筋笼由主筋、外箍筋和内箍筋组成。
所述空心掏挖基础钢筋主筋强度不低于HRB400。
所述变坡段的坡度小于45度。
所述空心掏挖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掏挖基础,主体轴向设有封闭的空心段,解决了实体基础混凝土使用方量大,山区运输困难的问题;也避免了以往山区基础施工环境破坏大的缺点。混凝土材料量相对实心基础小,可以有效减小山区恶劣环境下混凝土材料运输的工作量。空心段底部到基底座底部的距离不小于2倍基底座的厚度,空心段的截面面积为立柱截面面积的25%-56%,及钢筋笼的结构,通过计算和设计该空心段位置的设置,既保证了空心的结构,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量,又保证了掏挖基础的力学性能和承重能力,不因空心结构而破坏掏挖基础本身的结构。
进一步,空心段为圆柱体、四面体或六面体等结构,主要是由于圆柱体、四面体或六面体结构等结构利于成型,且能够保证内壁的受力,空心段为空心或内填充非混凝土物质。且空心段用掏挖出来的弃土填实,还能减少弃土外运工作量,同时能避免弃土对环境的影响。空心掏挖基础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基础混凝土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在基础中回填部分弃土,有效减少弃土量,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掏挖基础可以充分利用立柱截面承载特性,在保证截面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减少混凝土耗量。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掏挖基础可以充分利用空心段减少混凝土用量,减少山区混凝土原材料运输量,同时降低弃土对环境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心掏挖基础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心掏挖基础型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包括:1为立柱;2为变坡段;3为基底座;4为空心段;5为钢筋主筋;6为外箍筋;7为内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4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型五点支撑压重式塔机基础
- 下一篇:对拉式预应力管桩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