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698.X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9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绍妍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A61M1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1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心血管内科患者对吸氧需求很大,现有呼吸装置存在着吸氧时没有呼气通道的弊端,因为没有呼出气体的回收装置,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肺通气过度,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导致患者呼吸性碱中毒,患者使用不舒服,影响吸氧效果,呼吸装置不能牢固固定,造成输氧不便,同时呼吸装置对氧气充水不足,湿度不够,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氧气存储腔、湿膜加湿器、氧气流量控制阀、呼吸面罩、呼吸阀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所述氧气存储腔一端设有氧气供气口,氧气存储腔另一端通过硬质管道连接湿膜加湿器,湿膜加湿器内部设有湿膜本体,湿膜加湿器底部连接储水球,湿膜加湿器的输出端通过硬质管道连接吸入软管,吸入软管另一端连接吸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通过硬质管道连通呼吸阀,呼吸阀下端连接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底部设有软接触面,软接触面上端连接硬质盖面,硬质盖面的表面设有固定带存放包,所述呼吸阀上端连接呼出软管,呼出软管连接二氧化碳吸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球上设有刻度线,储水球体积为50-60cm3,湿膜本体底部延伸到储水球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质管道上设有氧气流量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带存放包内装有固定带,固定带一端固定在固定带存放包内,另一端连接在硬质盖面相对位置上,固定带的长度为30-6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呼出软管上设有呼气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器尾部通过氧气回收管连接氧气存储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采用湿膜加湿器和氧气流量控制阀调节氧气的湿度和输入量,保证患者吸入的氧气不会干燥,湿度足够,储水球供给湿膜本体用水,方便湿膜加湿器持续不断工作,刻度线可度量用来加湿的水用量,从而进行量化控制,达到人体合理的需要,使患者口咽部干燥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从而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二氧化碳吸收器和氧气回收管实现对呼出气体的回收再利用,又不影响吸氧效果,有效降低了吸氧成本,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了患者的吸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供气口、2-氧气存储腔、3-湿膜加湿器、4-储水球、5-刻度线、6-湿膜本体、7-氧气流量控制阀、8-吸入软管、9-吸气单向阀、10-软接触面、11-硬质盖面、12-固定带存放包、13-呼吸面罩、14-呼吸阀、15-呼气单向阀、16-呼出软管、17-二氧化碳吸收器、18-氧气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绍妍,未经刘绍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围式气管插管固定带
- 下一篇:便携式智能呼吸抢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