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屑脱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796.3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华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屑脱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屑脱油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属的切削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精密度要求较高的金属工件的切削加工中,需要对加工过程的温度及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进行控制,因此需要使用切削油。切削油能够对工件及刀具进行冷却、润滑及防锈,但是,大量的切削油也会被粘附在切削下来的金属屑上,这样不但给金属屑的后续处理带来困难,也会造成切削油浪费,且不利于环保。因此,切削加工产生的金属屑需要先经过去油处理,将金属屑与油分离开。
现有的金属屑脱油方法是工人用铁锹把物料装进铁篮子,然后用吊车放入全自动脱油机中。然而,该方法通过人工操作机器,全手动控制进料出料过程,手工操作调平衡,导致其效率低下、装载速度慢,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在脱油机高速旋转过程中,人工操作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无需人工操作的金属屑脱油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将物料放入全自动脱油机中进行金属屑脱油,效率低下且安全性低的缺点,提供一种金属屑脱油系统,该系统全自动机械化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屑脱油系统,包括小车上料提升机、螺旋推料机、输送机及全自动脱油机,全自动脱油机具有出油口和出屑口,螺旋推料机为漏斗状,其顶端开口为其进料口,其底端开口为其出料口,所述输送机为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小车上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位于螺旋推料机的进料口上方,螺旋推料机的出料口与输送机的载料口相连,输送机的卸料口与全自动脱油机的物料入口相连。
具体的,该系统还包括次级输送机及灌装出口,所述灌装出口通过次级输送机与全自动脱油机的出屑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灌装出口为漏斗形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传送带为皮带或链板。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的传送带两侧还设有防护罩。
具体的,所述螺旋推料机为双螺旋输送机。
具体的,所述全自动脱油机4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全自动脱油机的内筒直径为500~12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的操作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电动播料自动保持平衡,刮刀自动卸料,全自动上料,减少物料消耗,提高安全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油物产量可达到现在方法的10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金属屑脱油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为小车上料提升机,2为螺旋推料机,3为输送机,4为全自动脱油机,41为出油口,5为灌装出口,6为次级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屑脱油系统,包括小车上料提升机1、螺旋推料机2、输送机3及全自动脱油机4,全自动脱油机4具有出油口41和出屑口,螺旋推料机2为漏斗状,其顶端开头为其进料口,其底端开口为其出料口,所述输送机3为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小车上料提升机1的出料口位于螺旋推料机2的进料口上方,即其高于螺旋推料机2的进料口,且该出料口于水平方向的投影落在螺旋推料机2进料口于水平方向的投影内,螺旋推料机2的出料口与输送机3的载料口相连,输送机3的卸料口与全自动脱油机4的物料入口相连。
所述金属屑包括铜屑铁屑铝屑钢屑等。
小车上料提升机1自身有电机带动物料箱提升,此外也可以用其他类型的物料提升机。小车上料提升机1用来垂直提升经过破碎的石灰石、煤、石膏、熟料、干粘土等块粒状物料以及生料、水泥、煤粉等粉状物料。该类提升机的提速较快,适用于输送粉状、粒状、小块状等磨琢性小的物料。
螺旋推料机2用于水平、倾斜或短距离输送物料,在输送同时兼具有搅拌功能,可多点进料、出料。基于成本及实现效果考虑,所述螺旋推料机2为双螺旋输送机。双螺旋输送机就是有两根分别焊有旋转叶片的旋转轴的螺旋输送机,即把两个螺旋输送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台螺旋输送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华;,未经张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