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隔套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888.1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9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磊;张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上的零件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隔套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油耗及尾气排放,汽车轻量化是当前发展的一种趋势,轻量化技术在车身结构上主要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材料应用、新型连接技术等方法来实现,目前,铝镁合金作为轻量化材料应用日趋增多,车身的很多地方都会涉及铝镁合金零件以及其他零件之间的连接问题,传统工艺中零件之间的连接会采用附加结构进行辅助连接,例如铆接或焊接等,这无疑增加了车身的整体重量,也增加了成本。此外,零件会存在老化问题,使用的零件也多,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越多,很难保证长期的可靠性和连接强度,所以需要一种更好的连接结构来解决传统工艺上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金属隔套固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隔套固定结构,包括管状的基材和管状的隔套,所述基材开有径向的贯穿孔和轴向的安装孔,所述隔套开有轴向的配合孔,所述隔套位于基材的安装孔中,所述隔套的轴线与基材的轴线相垂直,所述隔套的配合孔与基材的贯穿孔对齐,所述基材的安装孔内壁沿着贯穿孔的周向分布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均卡在隔套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基材的内壁设有两个轴向的并且相对的平面,所述隔套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基材的贯穿孔直径不大于隔套的配合孔直径。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设有三个,所述三个限位凸起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隔套固定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基材自身的塑性变形来实现与隔套的连接,通过基材内壁的限位凸起限制隔套沿径向的位移,通过基材安装孔中的两个平面限制隔套沿轴向的位移,从而使隔套的配合孔与基材上的贯穿孔保持同轴度,进而可以保证与螺栓等零件装配时能顺利的通过贯穿孔和配合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其它附加零件,外观保持原有基材的表面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也不需要采用焊接方式,解决了焊接变形及影响基材表面质量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截面图。
图中:1 基材 11 贯穿孔
12 安装孔 13 限位凸起
14 平面 2 隔套
21 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隔套固定结构,包括管状的基材1和管状的隔套2,所述基材1开有径向的贯穿孔11和轴向的安装孔12,所述隔套2开有轴向的配合孔21,所述隔套2位于基材1的安装孔12中,所述隔套2的轴线与基材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隔套2的配合孔21与基材1的贯穿孔11对齐。如图2所示,所述基材1的安装孔12内壁沿着贯穿孔11的周向分布有多个限位凸起13,所述限位凸起13均卡在隔套2的外壁上。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贯穿孔11在基材1上会形成相对的两个孔,因此所述多个限位凸起13可以只设置在一个孔的周围,也可以同时设置在两个孔的周围,加工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只在其中一个孔的周围设置限位凸起13。
为了便于隔套2的平稳放置,所述基材1的内壁设有两个轴向的并且相对的平面14,所述隔套2的两端分别顶靠在平面1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的贯穿孔11直径不大于隔套2的配合孔21直径,以确保后续隔套2与其他零件能够良好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运汽车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型校车前围骨架结构
- 下一篇:双排货车仿裙边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