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质监测设备的消气泡流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7004.6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坚磊;陈科;徐雷;邵乐骥;谢舟飞;项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质 监测 设备 消气 流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质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质监测设备的消气泡流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质测量的过程中,经常以水样的光谱吸收作为特征,进行特定物质的浓度检测,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准直透镜准之后,通过样品室的透光窗口后,经过汇聚透镜后,汇聚在传感器的表面,接收到的光强度代表了不同物质浓度。
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进水水样的复杂性和管路中存在的接头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有气泡,当气泡附着在样品室的透光窗口表面后,会引起光的散射,从而导致传感器上接收到的光强度产生明显的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尽可能的消除气泡对测量的干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质监测设备的消气泡流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质监测设备的消气泡流通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导流腔体和下导流腔体,所述的上导流腔体设置在所述的下导流腔体的上端,并通过设置密封圈与下导流腔体密封连接,上导流腔体和下导流腔体内腔形成导流腔,导流腔的侧壁设置有气泡阻隔网;并在上导流腔体的上端设置溢流出水口,溢流出水口直接与导流腔相连通,所述的下导流腔体的下端设置进样口,进样口直接与导流腔相连通,下导流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无气泡出水口,无气泡出水口通过气泡阻隔网与导流腔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导流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台型口,所述的溢流出水口与进样口分别与两个圆台型口的小口相连接,所述的气泡阻隔网为环形网状体,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圆台型口的中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气泡阻隔网为耐腐蚀材料制备而成的网状物,目数为30~80 目。
作为进一步改进,气泡阻隔网为不锈钢网。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使含有气泡的被测水样从进样口进样,进入导流腔体,大部分水中的气泡由于惯性与浮力的作用,从溢流出水口随溢流水样流出。少量的气泡流向出水口,这部分气泡会附着在气泡阻隔网上,而通过气泡阻隔网,无气泡水样从无气泡出水口流出,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 所示的一种用于水质监测设备的消气泡流通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导流腔体2和下导流腔体3,所述的上导流腔体2 设置在所述的下导流腔体3 的上端,并通过设置密封圈7 与下导流腔体3 密封连接,上导流腔体2 和下导流腔体3 内腔形成导流腔,导流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台型口,所述的溢流出水口1 与进样口5 分别与两个圆台型口的小口相连接。导流腔的侧壁设置有气泡阻隔网6;所述的气泡阻隔网6 为不锈钢的环形网状体,目数为50 目,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圆台型口的中部。并在上导流腔体2 的上端设置溢流出水口1,溢流出水口1 直接与导流腔相连通,所述的下导流腔体3 的下端设置进样口5,进样口5 直接与导流腔相连通,下导流腔体3 的侧壁上设置无气泡出水口4,无气泡出水口4 通过气泡阻隔网6 与导流腔相连通。使用的时候,含有气泡的被测水样从进样口5 进样,进入导流腔体,大部分水中的气泡由于惯性与浮力的作用,从溢流出水口1 随溢流水样流出。少量的气泡流向出水口,这部分气泡会附着在气泡阻隔网6 上,而通过气泡阻隔网6,无气泡水样从无气泡出水口4 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7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用水浊度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腐蚀气体实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