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部烧伤后小口畸形矫正的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8411.9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沈秋凤;曾纯;李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秋凤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3B23/0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烧伤 小口 畸形 矫正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面部烧伤后小口畸形矫正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小口畸形即口裂比正常者较小,又称小口症。其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是由于胎儿发育障碍所引起,严重者为无口症,即口腔完全闭锁;后天性小口症,最常见者为口周烧伤后疤痕挛缩所引起,亦可由于外伤或肿瘤术后所造成。此种畸形一般局限于口角,或伴有唇组织的丧失。严重者口裂呈鱼口状,其大小仅容一指尖,主要影响饮食和语言功能。
头面部烧伤的患者极易造成小口畸形,如早期不进行有效的矫正,将给患者带来功能障碍和容貌改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为早期功能锻炼在烧伤治疗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功能锻炼已成为烧伤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功能锻炼主要是预防或减轻烧伤治愈后疤痕挛缩畸形,有助于肢体肌肉力量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目前治疗中使用的小口畸形矫正器操作繁琐,在患者使用过程中不易放进患者口腔中,给患者增加了疼痛感,难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3915165 U,公开的一种头面部烧伤后小口畸形矫正器,该矫正器通过气囊装置的充气和放气功能,用于训练唇部,使唇部逐渐恢复正常,但是该矫正器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因为它只是通过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来训练双唇,而整个口腔的内部肌肉群无法通过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过程得到训练,小口畸形的矫正不仅需要对双唇进行训练,同时,也必需对口腔肌肉群进行训练,这才有利于小口畸形的矫正和恢复。
所以设计出一种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双唇和口腔内部肌肉群进行训练的矫正器对小口畸形患者的矫正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面部烧伤后小口畸形矫正的训练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使小口畸形患者可以得到更加充分良好的矫正恢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面部烧伤后小口畸形矫正的训练装置,包括一后座体,在该后座体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螺杆,且该螺杆的后端配合连接有一用于手动旋转的螺杆柄;该后座体的前部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有一具有弹性回复力的上展开臂和下展开臂,其中,该上展开臂的上端面配设有上牙垫体,且该上牙垫体的前端部设置有上充气垫;该下展开臂的下端面配设有下牙垫体,且该下牙垫体的前端部设置有下充气垫。
更进一步,所述上展开臂和下展开臂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
更进一步,所述上充气垫和下充气垫分别通过一连接管与外部的充气源相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充气量大小的电磁控制阀。
更进一步,所述螺杆上设有长度标识,用于使用者确认旋进的长度大小。
更进一步,所述上充气垫与下充气垫充气后展开的形状与正常口唇相适配。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可调节展开大小的上下展开臂,患者可通过牙齿的咬合来训练口腔内部肌肉群,且该上下展开臂可随着矫正恢复过程而逐渐进行变化,起到循续训练的目的,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该实用新型在上下展开臂上还设有与双唇相适配的充气垫,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对充气垫的充气和放气也可以同时训练双唇,使小口畸形患者在矫正恢复时可以更好更充分地得到恢复训练,对患者非常有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面部烧伤后小口畸形矫正的训练装置,包括一后座体1,在该后座体1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内螺纹连接有一螺杆2,所述螺杆2上设有长度标识21,用于使用者确认旋进的长度大小,且该螺杆2的后端配合连接有一用于手动旋转的螺杆柄3,该后座体1的前部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有一具有弹性回复力的上展开臂41和下展开臂42,所述上展开臂41和下展开臂42之间还设有回复弹簧5,使用者通过手动旋转该螺杆柄3来调节上、下展开臂(41、42)的展开程度,使矫正过程能够循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秋凤,未经沈秋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8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臂吊带
- 下一篇:一种心电监护仪用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