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444.5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云;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26 | 分类号: | B65F3/26;B65F3/14;B65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垃圾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环卫部门在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过程中要有更高的卫生标准。目前,大部份城市都还是使用建筑式垃圾屋和各种垃圾筒,这些垃圾转运方式,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将垃圾弄上垃圾车,还要人工对垃圾筒周边进行清扫和冲洗,既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又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环卫工作时间长,消耗大,运营成本高,很容易影响市容市貌。
现阶段餐厨垃圾车,大多采用柴油二类底盘,外形,结构,密闭方式及控制系统均不同程度雷同。而且,由于生活垃圾食品垃圾的垃圾成分难以控制,固液分离程度也不统一,由此为后期的垃圾分类处理产生不便,甚至在运输途中产生遗撒,造成对城市的二次污染。
在倡导节能环保的全球大背景下,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电动汽车作为“绿色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它的投入运行对缓解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电动车可用能源丰富、零排放、低噪音、部件配置丰富、效率高等特点,使得电动汽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各大汽车厂商积极研发、推出了多款电动车,但是,还从未有电动车运用到环卫领域的先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包括:运载车体、纯电动升降系统、垃圾车车厢,所述垃圾车车厢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运载车体上,垃圾车车厢前端通过纯电动升降系统安装在运载车体上,运载车体的驾驶室内设有纯电动升降控制系统,纯电动升降控制系统电连接于纯电动升降系统,所述垃圾车车厢包括垃圾箱、污水箱,垃圾箱和污水箱为一个整体,污水箱位于垃圾箱的下方。
所述垃圾箱底部两边分别安装前滚轮和后滚轮,垃圾箱的前端固定安装拉环。
所述污水箱中设置有支撑梁,梁上覆盖隔离钢板,隔离钢板将垃圾箱与污水箱隔开,隔离钢板上钻有多个漏水孔,在污水箱的前端焊接清洗管,清洗管上有密封盖,在污水箱的后端焊接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排污阀门。
所述垃圾箱的后端为敞口,并设有开关敞口的翻门与锁紧机构,翻门与锁紧机构装有与敞口尺寸相吻合的翻门,在翻门的四周装有与敞口吻合的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纯电动装卸,能量转换率高,无尾气排放,实现其绿色环保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垃圾和污水可以做到一起转运的同时,对垃圾干湿分离分别处置,为更高效、更清洁地处理垃圾提供新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车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车车厢;2、污水箱;3、排污阀门;4、排污管;5、垃圾箱;6、清洗管;7、漏水孔;8、翻门;9、隔离钢板;10、锁紧机构;11、前滚轮;12、后滚轮;30、纯电动升降系统;40、运载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包括:运载车体40、纯电动升降系统30、垃圾车车厢1,所述垃圾车车厢1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运载车体40上,垃圾车车厢1前端通过纯电动升降系统30安装在运载车体40上,运载车体40的驾驶室内设有纯电动升降控制系统,纯电动升降控制系统电连接于纯电动升降系统30。
如图2所示,所述垃圾车车厢1包括垃圾箱5、污水箱2,垃圾箱5和污水箱2为一个整体,污水箱2位于垃圾箱5的下方,垃圾箱5底部两边分别安装前滚轮11和后滚轮12,垃圾箱5的前端固定安装拉环,污水箱2中设置有支撑梁,梁上覆盖隔离钢板9,隔离钢板9将垃圾箱5与污水箱2隔开,隔离钢板9上钻有多个漏水孔7,在污水箱2的前端焊接清洗管6,清洗管6上有密封盖,在污水箱2的后端焊接排污管4,排污管4上安装排污阀门3。垃圾箱5的后端为敞口,并设有开关敞口的翻门与锁紧机构10,翻门与锁紧机构10装有与敞口尺寸相吻合的翻门8,在翻门8的四周装有与敞口吻合的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春莱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钢管输送的立辊架装置
- 下一篇:自装填开合刮斗式拉臂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