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0453.6 | 申请日: | 2014-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4D13/00;E03B3/02;E04D13/08;E03F5/1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游先春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城市 内涝 热岛效应 雨水 系统 | ||
1.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以社区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物屋顶上构建的露天绿化系统,建筑物周围设置的多个生态滤池与1-2个景观蓄水池,社区停车场、广场及社区道路旁设置的生态草沟系统;其中露天绿化系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屋顶植被层、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保护层、防水层,排水层中埋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安装在建筑物侧面的下泄管上端相连通,下泄管下端通过管道与生态滤池相连通;生态滤池内设有砂土渗透层,砂土渗透层的底部为地下土壤层;景观蓄水池由生态植被层、水体和砂土渗透层构成,砂土渗透层的底部为地下土壤层,在距离景观蓄水池上缘2.5m-2.9m处设置有溢流口,景观蓄水池与设置在社区内的多个导水槽相通;生态滤池与景观蓄水池之间设置10-15cm高度差;生态草沟系统内分段梯次设有多个溢流隔板,溢流隔板上部设有溢流口;生态草沟系统内还设有生态植被层、树皮覆盖层、换土层、渗透层、砾石层,在渗透层与砾石层之间埋设有多个穿孔排水管,生态草沟系统通过导水槽与景观蓄水池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周围依据现有空间设置有多个雨水收集罐,雨水收集罐的上沿设有溢流导管,溢流导管通过导水槽与生态滤池连通,雨水收集罐通过管道与建筑物侧面的下泄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景观蓄水池周围设立透视围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景观蓄水池内设置亲水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波;,未经刘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4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