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0621.1 | 申请日: | 2014-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7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泽;董全会;杨彪;梁利军;周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45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揉搓 组合式 玉米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常用的玉米脱粒装置,均为圆柱形钉齿滚筒和凹板组成,其脱粒原理主要是钉齿对玉米穗的冲击作用及玉米穗相互之间、玉米穗与滚筒、凹板之间的搓擦作用而脱粒,玉米受损严重、破碎率高、低效高耗,制约玉米品质提高。随着玉米产业带的增大和玉米产量的提高,原有的玉米脱粒装置,满足不了广大农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其组成包括:脱粒滚筒,所述的脱粒滚筒包括滚筒体、入口螺旋叶片、纹杆式揉搓脱粒爪、分离钉齿、排秸芯机构,所述的滚筒体前端装有一组入口螺旋叶片,所述的滚筒体外部装有一组纹杆式揉搓脱粒爪、分离钉齿,所述的滚筒体外部装有一组排秸芯机构,所述的脱粒滚筒外部装有上脱粒凹板,所述的上脱粒凹板与下脱粒凹板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所述的入口螺旋叶片螺旋分布,所述的纹杆式揉搓脱粒爪螺旋分布,所述的分离钉齿螺旋分布,所述的排秸芯机构螺旋分布。
所述的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所述的上脱粒凹板是钢板冲孔式凹板,所述的下脱粒凹板是栅格式凹板。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适用于带皮玉米棒和扒皮后玉米棒的脱粒作业、效率高、作业可靠、作业质量好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脱离过程主要是由入口螺旋叶片将玉米穗在滚筒内推进到呈螺旋分布的纹杆式揉搓脱粒爪的脱粒区,由纹杆式揉搓脱粒爪带动玉米穗转动,在纹杆式揉搓脱粒爪和玉米穗之间、玉米穗与滚筒、凹板之间的揉擦作用而脱粒,而后进入滚筒的分离区,由分离钉齿带动玉米粕与籽粒进行旋转分离,这种结构能够使玉米受损小、损失少、耗能低、效率高,同时玉米品质好、玉米粕完整、利于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脱粒装置的玉米脱粒机、更换筛网、调整主轴、风机转数方便,同时还可对大豆、高粱、水稻、向日葵等作物进行脱粒,经试验推广,深受广大农户喜爱。
本实用新型用户可以根据作物状态选装钢丝栅格凹板、方杆栅格凹板或
其它形式凹板,可调整滚筒与凹板间隙,调整凹板高低位置来实现间隙的调整,达到最佳脱粒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下脱粒凹板为方杆栅格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其组成包括:脱粒滚筒1,所述的脱粒滚筒包括滚筒体4、入口螺旋叶片5、纹杆式揉搓脱粒爪6、分离钉齿7、排秸芯机构8,所述的滚筒体前端装有一组入口螺旋叶片,所述的滚筒体外部装有一组纹杆式揉搓脱粒爪、分离钉齿,所述的滚筒体外部装有一组排秸芯机构,所述的脱粒滚筒外部装有上脱粒凹板2,所述的上脱粒凹板与下脱粒凹板3位置相对应。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所述的入口螺旋叶片螺旋分布,所述的纹杆式揉搓脱粒爪螺旋分布,所述的分离钉齿螺旋分布,所述的排秸芯机构螺旋分布。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所述的上脱粒凹板是钢板冲孔式凹板,所述的下脱粒凹板是栅格式凹板。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揉搓、钉齿组合式玉米脱粒装置,所述的脱粒滚筒的入口螺旋叶片,也可用纹杆式揉搓脱粒爪替代。纹杆式揉搓脱粒爪和玉米穗之间揉擦、玉米穗与滚筒之间揉擦、玉米穗与凹板之间的揉擦,三种揉擦组合强化脱粒效果,分离后的混合体由分离钉齿带动玉米粕与籽粒,进行旋转分离。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