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茶机的加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0883.8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卢寿增;卢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阳县古市车木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34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茶机 加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炒茶机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炒茶机主要包括锅槽和给锅槽加热的加热机构,利用在炒锅上端设置一炒手机构不停的翻动茶叶,或是将炒锅来回移动进行炒制。现有的加热机构一般为燃烧煤炭或柴火的物料燃烧,其位于锅槽下方的腔室内,当茶叶炒制完成时,需要将锅槽翻转从而实现茶叶出锅。在锅槽翻转后,锅槽下方的腔室为打开状态,加热机构的热量极易散发,导致锅槽的温度下降,再加工下一锅茶叶时需重新升温,能源浪费大也影响炒制效率。同时煤炭为不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将排放大量废气,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炒茶机的加热机构,能够节约能源,降低热量损失,保证加工温度稳定,提高茶叶炒制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炒茶机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位于炒茶机锅槽下方,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依次叠合的散热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散热层用于贴合在炒茶机锅槽的底面,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设有电热丝。采用上述方案后,由电热丝发热替代传统燃烧燃料的方式,降低了能源消耗,散热层具有散热作用,将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锅槽上,同时采用散热层能使散热更加均匀,在锅槽打开后,加热机构依旧贴合在锅槽底面,热量不易散发,能够长时间保持锅槽的温度,提高炒制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铆接在一起,所述电热 丝的两端从第二绝缘层中伸出。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各层连接方便,使生产和加工变的高效。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形状与炒茶机锅槽对应。与炒茶机锅槽配合后,能给锅槽整个底面进行加热,保证锅槽内的茶叶加热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炒茶机锅槽具有若干单槽,所述加热机构的数量和截面形状与炒茶机锅槽的单槽对应。分别在每个单槽底面设置加热机构,方便生产和组装。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截面为弧形。方便将散热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叠合在一起,并与锅槽的单槽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机构的电热丝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方设置将所述加热机构固定在炒茶机锅槽下方的保温层。保温层不但能够将加热机构固定在锅槽下方,而且能够防止热量散失,保持锅槽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电热丝经折弯间隔均匀的布置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电热丝折弯后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电热丝可布置量,使电热丝在通电发热时不易变红,防止其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第一云母片,第二绝缘层为第二云母片,散热层为铝片。云母片具有绝缘、导热和耐高温的特征,保证热量正常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电热丝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的缺口中引出。方便相邻的两个加热机构的电热丝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为石棉网,石棉网外包覆有铁皮。铁皮将石棉网包裹住,使其固定,间接将加热机构固定在锅槽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电热丝发热替代传统燃烧燃料的方式,并始终贴合在锅槽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茶叶出锅过程中, 热量不易散发,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炒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炒茶机锅槽、2-散热层、3-第一绝缘层、4-第二绝缘层、5-电热丝、6-保温层、7-缺口、8-铁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位于炒茶机锅槽1下方,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依次叠合的散热层2、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所述散热层2用于贴合在炒茶机锅槽1的底面,所述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之间设有电热丝5。所述散热层2、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铆接在一起,所述电热丝5的两端从第二绝缘层4中伸出。所述散热层2、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4的形状与炒茶机锅槽1对应。所述第一绝缘层3为第一云母片层,第二绝缘层4为第二云母片层,散热层2为铝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阳县古市车木厂;,未经松阳县古市车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