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1409.7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包树楠;李奉珠;张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工艺,具体地,涉及一种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压装是指将具有过盈量配合的两个零件压到配合位置的装配过程。以圆柱销压装为例,在发动机装配工艺中,圆柱销压装是应用频繁的一种工艺,具体的是使圆柱销与发动机缸体上的销孔实现过盈配合。为了提高压装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需要一种工具辅助压装,即压装装置。
为了提高压装装置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压装装置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制成,而且压装装置的与发动机缸体接触的端部通常作淬火处理以保证耐磨性。
然而,由于发动机缸体的材质为铸铁或铸铝材料,硬度低于压装装置的硬度(压装装置的材质为钢质材料),在外部冲击力的作用下,压装装置抵接发动机缸体时会在发动机缸体表面产生压痕,影响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装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装装置压装时对压装装置抵接的部件的表面(例如,发动机缸体)产生压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装装置,该压装装置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外套和在该外套的第一端可滑动地插入所述通孔且与所述外套相匹配的冲头,所述外套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设置有由硬度低于压装时所述第二端所抵接部件的硬度的材料制成的防压痕部。
优选地,所述外套与所述冲头共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柱孔,所述冲头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从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一通孔和从所述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冲头包括冲压部和导向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导向部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与所述冲压部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冲头具有连接于所述导向部且伸出于所述第一端的敲击端,该敲击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和所述防压痕部中的一者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端和所述防压痕部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压痕部的材质为尼龙。
优选地,所述防压痕部的材质为耐磨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装置,由于防压痕部的设置,使得该压装装置能够在完成压装的同时防止冲击力对压装装置抵接的部件的表面(例如,发动机缸体)产生压痕,进而消除对工件表面质量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压装装置的外套以及防压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压装装置的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压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套; 11:通孔; 11a:第一通孔;
11b:第二通孔; 12:凸台; 20:冲头;
21:冲压部; 22:导向部; 23:敲击端;
30:防压痕部; 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装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该压装装置包括设置有通孔11的外套10和在该外套10的第一端可滑动地插入通孔11且与外套10相匹配的冲头20,外套10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设置有由硬度低于压装时第二端所抵接部件的硬度的材料制成的防压痕部30。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1的形状(确切的说,是下文提到的通孔11的第二通孔11b的形状)根据所要压装部件(例如,下文提到的圆柱销)的形状确定,例如,通孔11为圆柱孔,冲头20为圆柱形,也就是说,此时的压装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圆柱销压装。
下文均以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的圆柱销压装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1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订书机
- 下一篇:LED面灯板灯珠插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