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时单脉冲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1679.8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松;王华;孟庆贤;秦捷;孟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董彬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时 脉冲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源负载打火,具体地,涉及一种延时单脉冲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地,高压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打火情况,由于负载的不稳定性,打火容易产生大电流以致于损坏高压电源,因此为保证高压电源的产品质量,在出厂前都需要做打火试验,寻找到高压电源的薄弱环节,以便对高压电源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保证高压电源的可靠性,然而这种打火试验一般都是采取人工打火的方式,比较危险,无法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高压电源可以延时打火的电路,这样延时的时间用于操作人员的撤离,保证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时单脉冲电路,所述延时单脉冲电路包括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供电延时电路、继电器、第三三极管和打火开关,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和所述供电延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触发输入端和供电输入端,所述打火开关一端连接于高压电源,另一端连接于地;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连接于电源正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地;
当所述继电器得电控制所述打火开关闭合时,高压电源、所述打火开关和地导通。
优选地,所述施密特触发器包括第一定时器、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电源的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六引脚和所述触发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第五引脚通过所述第四电容连接于地。
优选地,所述单稳态触发器包括第二定时器、第五电阻、第五电容、第一三极管、第六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阻,所述电源的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定时器的所述触发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之间;所述电源的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九电阻和第六电容接地,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连接于所述第九电阻和第六电容之间;所述第二定时器的第五引脚通过第八电容接地。
优选地,所述供电延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二二极管和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供电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电阻和光电二极管接地。
优选地,所述单稳态触发器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
优选地,所述电源的正极通过稳压管分别连接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供电延时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为LM555J芯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时器为LM555J芯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压电源和地之间设置打火开关,并且打火开关由继电器控制,当继电器得电时,打火开关闭合,高压电源与地短接,产生打火。这里将继电器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第三三级管的基极和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供电延时电路一方面给单稳态触发器供电,另一方面和施密特触发器同时给予单稳态触发器延时,这样施密特触发器和供电延时电路的脉冲能够同时到达单稳态触发器,防止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延时单脉冲电路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C1、第一电容 C2、第二电容
C3、第三电容 C4、第四电容
C5、第五电容 C6、第六电容
C7、第七电容 C8、第八电容
Q1、第一三极管 Q2、第二三极管
Q3、第三三极管 R1、第一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1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