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1748.5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江;王兴毅;杨捷;张歌;赖熠;朱建锋;蒋必升;王槟;赵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奕代电动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移动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推车,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
背景技术
移动推车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现有一些生产线资金不足或技术不成熟,导致车身运输和车辆装备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68516.6,申请日为:2012.02.29,公开了一种箱货移动推车,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货、滚轮、移动推车、推车支撑板、轨道和延长轨道,滚轮设置在箱货底端,箱货通过滚轮在轨道内自由移动,移动推车上设置轨道,延长轨道与移动推车相连接,还包括加强板、手动销轴、合页和销孔,加强板两端与延长轨道固定,合页设置在推车支撑板与延长轨道连接处,手动销轴安装在加强板与推车支撑板接触处,销孔设置在与手动销轴相对应的推车支撑板上,有益效果是延长轨道可以向上自由移动,在箱货运送到移动推车上时,即向上移动可固定箱货,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伤害,节省了使用空间,箱货运送到指定点时,放下延长轨道使货箱通过。其不足之处是:两端设置的延长导轨,车辆装配部件通过的时候会造成损伤,此专利是针对箱货运输的移动推车,不适用于车辆装配时使用,解决问题不同,且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移动推车技术不成熟,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它结构简单、制作时间短、成本低,高度是根据亚洲人的身高比例设计的,安装时可以舒适的对车辆进行高效装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它包括前主梁,还包括橡胶软垫、支撑腿、安装板、定向轮、中主梁、后主梁和万向轮。其中,所述前主梁上设置有两个橡胶软垫,前主梁两端的下方各连接一个支撑腿,支撑腿的下方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下方与定向轮连接,前主梁中点的两侧分别对称连接一个中主梁,前主梁和两个中主梁垂直连接,两个中主梁的另一端分别对称连接在后主梁中点的两侧,后主梁和两个中主梁垂直连接,后主梁上面设置有两个橡胶软垫,后主梁两端的下方各连接一个支撑腿,支撑腿的下方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下方与万向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主梁、中主梁、后主梁和支撑腿为不锈钢方管,坚固耐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软垫通过调整轴分别与前主梁和后主梁连接,调整轴的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调整橡胶软垫的调整轴调整车辆水平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通过铆接固定在支撑腿上,使它们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主梁的两端通过焊接与前主梁和后主梁连接,使移动推车整体性能牢固可靠。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整橡胶软垫的调整轴调整车辆水平高度;
(2)本实用新型调整定向轮和万向轮的安装组合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运动;
(3)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移动推车的高度是根据亚洲人的身高比例设计的,安装时工人能够舒适的对车辆进行高效装配;
(4)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对箱包、材料等进行运输,应用广泛;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中主梁;2、前主梁;3、后主梁;4、支撑腿;5、安装板;6、定向轮;7、万向轮;8、橡胶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生产线移动推车,它包括前主梁2,还包括橡胶软垫8、支撑腿4、安装板5、定向轮6、中主梁1、后主梁3和万向轮7。
前主梁2、中主梁1、后主梁3和支撑腿4为不锈钢材质的方管,安装板5为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承受力度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奕代电动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奕代电动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1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