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程管道穿顶板预留洞的工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2556.6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南海杰;徐宏伟;李沫竺;程明;孙超;李向超;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程 管道 顶板 预留 工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管道穿顶板预留洞的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顶板预留洞使用套管较为简单,多数做法是将普通钢套管,放在木模板上需要留洞的位置,然后用铁丝绑上钉子,钉在模板上。然后等顶板混凝土浇筑完,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将套管取出,形成预留洞。这样的做法有几个不足之处:
1、钉子和铁丝固定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将其碰倒,且钉子和铁丝都是一次性投入的材料,费用高。
2、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将套管取出时容易蹭掉混凝土,破坏周边混凝土面层的完整性。
3、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套管就被浇筑牢固,套管的取出时间不好把握,也非常不容易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省时省力,不会破坏混凝土层面完整性的用于工程管道穿顶板预留洞的工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工程管道穿顶板预留洞的工装装置,包括置于模板上的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为楔形结构,所述套管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部穿设有贯通于套管和模板的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上端头设置有螺母,所述对拉螺栓的下端头设置有卡托。
所述卡托设置为一端长,另一端短。
所述固定架为十字形结构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极易找到且可重复使用,经济实用。
2、使用时将对拉螺栓从模板下方的孔卡住,然后放上套管,加上固定架后将对拉螺栓拧紧固定,一人即可完成,方便快捷。
3、由于采用楔形套管,套管下面细,上面粗,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对拉螺栓拆掉,用锤子敲击套管使其松动即可轻松拔出套管,可以保证混凝土面层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对拉螺栓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管2-固定架3-对拉螺栓4-卡托5-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工程管道穿顶板预留洞的工装装置,包括置于模板上的套管1,所述套管1设置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楔形结构,所述套管1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架2,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2为十字架形的结构体,套管1和固定架2均可由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架2中部穿设有对拉螺栓3,所述对拉螺栓3的另一端头设置有卡托4,卡托4设置为一端长,另一端短,可通过焊接方式与对拉螺栓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
1、定位:用开孔器在模板5上将需要留预留洞的地方开直径为3至4cm的孔。
2、安装对拉螺栓3:通过对拉螺栓3下端设置的卡托4将其穿入孔下,然后卡住。
3、安装套管1:将楔形套管1以圆孔为中心放在模板上。
4、固定套管1:将固定架2穿入对拉螺栓3,然后将螺栓帽从十字架上方拧紧,将套管1固定。
5、套管1拆除: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对拉螺栓3和固定架2拆除,用锤子轻轻敲击套管1,松动后即可将套管1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2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拆卸的止水螺杆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有侧墙楼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