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的预燃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4950.3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霞;王小珏;刘献平;周进;马洪亮;王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12 | 分类号: | F23R3/12;F23R3/16;F23R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预燃室 | ||
1.一种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燃室外壳、设置于所述预燃室外壳上的起动喷嘴(1)和电嘴(2),其中,所述预燃室外壳包括壳体(3)、裙部(4)、以及挡流板(5);
所述壳体(3)具有未封闭的空腔(30),所述起动喷嘴(1)和所述电嘴(2)均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且与所述空腔(30)连通;
所述裙部(4)呈中空筒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壳体(3)的开口端相连,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30)外,所述裙部(4)上开设有供外部的第一气流进入所述空腔(30)内的进气孔(41)、以及供外部的第二气流进入所述空腔(30)内的进气槽(42);
所述挡流板(5)与所述裙部(4)的内壁固定且延伸至所述空腔(30)内,用于对所述第一气流进行导向使所述空腔(30)内的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相交以在所述电嘴(2)处形成稳定的双漩涡回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3)的内壁为球面结构;
所述挡流板(5)呈圆弧板状结构,其圆弧凸面朝向所述进气孔(41),其圆弧凹面朝向所述进气槽(42),且朝向所述进气孔(41)的圆弧凸面呈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相适应的球面结构以使所述第一气流沿所述圆弧凸面向上运动并在滑出所述圆弧凸面后竖直向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流板(5)由板材冲压成型,其包括固定部(51)和与所述固定部(51)相连的挡流部(52);
所述固定部(51)与所述裙部(4)的内壁固定;
所述挡流部(52)延伸至所述空腔(30)内,且所述挡流部(52)朝向所述进气孔(41)的圆弧凸面呈与所述壳体(3)的内壁相适应的球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裙部(4)呈碗状结构,包括内径不变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呈喇叭状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段的内径,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壳体(3)的开口端相连,所述第二段的扩口端与所述第一段相连,所述第二段的缩口端与所述第三段相连;
所述进气孔(41)垂直所述第二段的外壁布置于所述第二段上;
所述进气槽(42)沿所述第二段的旋转母线的延伸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二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41)的个数为五个,五个所述进气孔(41)沿所述裙部(4)的第二段的周向间距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槽(42)包括沿所述裙部(4)的第二段的同一根旋转母线上下相距布置的第一小孔(421)和第二小孔(4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小孔(421)和所述第二小孔(422)的通槽(423);
所述通槽(423)的一侧由其内壁向外冲压形成圆弧部(43),以使由所述进气槽(42)进入的所述第二气流沿与所述裙部(4)的旋转中线相垂直的方向进入所述空腔(3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槽(42)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所述进气槽(42)沿所述裙部(4)的第二段的周向间距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3)的外周壁上围设有安装凸缘(3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预燃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燃室外壳还包括封严圈座(6)和封严圈(7);
所述封严圈座(6)呈中空筒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裙部(4)的第三段相连,其另一端用于深入火焰筒内;
所述封严圈(7)围设于所述封严圈座(6)的外周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49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式野营柴火炉
- 下一篇:一种锅炉废气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