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浆机用挤压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5654.5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区郭巷旭宇羊毛衫加工场 |
主分类号: | D06B15/02 | 分类号: | D06B15/02;D06B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浆 挤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浆辊,具体涉及一种上浆机用挤压辊。
背景技术
在浆纱机对纱线进行上浆时,多采用多对相互配合的压浆辊对经过上浆槽浸浆后的纱线进行挤压,以挤去纱线上多余的浆,实现对纱线的上浆。压浆辊表面包覆材料的弹性对上浆有很大的影响,当浆液的浓度、粘度、分解度一定,浆纱机车速保持不变时,压浆辊上包覆材料的弹性,不仅直接关系到上浆率的大小,而且还影响上浆液渗透和被覆两者之间的比例,从而影响到浆纱的增强、保伸直和耐磨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压浆辊的结构在上浆时易发生滑动,引起摩擦而致浆纱起毛羽,并增加浆纱的伸长,又易在横向发生浆斑,尤以边部因压榨不良而致干燥不匀,粘着邻纱,增加边纱断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减少横条浆斑和边部浆皮,提高上浆质量的上浆机用挤压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浆机用挤压辊,主要由辊体和可拆卸式的设置在辊体两端的两端轴结构三部分组成;所述辊体为空心式结构,所述两端轴结构分别插接在辊体端面上,之后通过端轴结构端部的卡盘通过紧固件锁紧在辊体端面上;所述辊体包括金属辊芯和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主要由底胶层、缓胶层和面缓冲层和表面层四部分组成,所述缓胶层内部设有间隙层;所述间隙层呈波浪形孔状,从缓胶层一端面向另一端面方向延伸,该间隙层为不通式盲孔结构;所述间隙层内填充有热气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上浆机用挤压辊,在保证挤压强度的前提下,减小轴承受力,传动过程中阻力间隙,使用后故障率明显降低;在纱线渗透、被覆的兼顾及增强、减少横条浆斑和边部浆皮等方面明显提高,提高浆膜完整度,贴伏毛羽,提高上浆质量;通过在缓胶层内填空热气流,增加表面层摩擦系数,减少相对移动,克服因滑移造成的纱线损伤,上浆均匀,浸透被覆好,提高上浆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浆机用挤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辊体;2、端轴结构;3、卡盘;4、紧固件;5、辊芯;6、底胶层;7、缓胶层;8、面缓冲层;9、表面层;10、间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上浆机用挤压辊,主要由辊体1和可拆卸式的设置在辊体1两端的两端轴结构2三部分组成;所述辊体1为空心式结构,所述两端轴结构分别插接在辊体1端面上,之后通过端轴结构2端部的卡盘3通过紧固件4锁紧在辊体1端面上;所述辊体1包括金属辊芯5和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主要由底胶层6、缓胶层7和面缓冲层和表面层9四部分组成,所述缓胶层7内部设有间隙层10;所述间隙层10呈波浪形孔状,从缓胶层7一端面向另一端面方向延伸,该间隙层10为不通式盲孔结构;所述间隙层10内填充有热气流;本实用新型方案在保证挤压强度的前提下,减小轴承受力,传动过程中阻力间隙,使用后故障率明显降低;在纱线渗透、被覆的兼顾及增强、减少横条浆斑和边部浆皮等方面明显提高,提高浆膜完整度,贴伏毛羽,提高上浆质量;通过在缓胶层内填空热气流,增加表面层摩擦系数,减少相对移动,克服因滑移造成的纱线损伤,上浆均匀,浸透被覆好,在纱线渗透、被覆的兼顾及增强、减少横条浆斑和边部浆皮等方面明显提高,提高浆膜完整度,贴伏毛羽,提高上浆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旭宇羊毛衫加工场;,未经苏州市吴中区郭巷旭宇羊毛衫加工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5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