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阀热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6221.1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阮凌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塑尔热流道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6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阀热流道系统,属于热流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流道(hot runner)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是对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采用绝热或加热方法,使其塑料熔体始终保持熔融状态,从而避免产生浇注系统凝料。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成型周期,提高机器效率;改善制品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热流道又分为针阀是系统及开放式系统;针阀系统适用于产品表面要求较高,及产品壁厚较厚的产品上使用。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传统的热流道系统包括气缸板1,气缸板1内部固定有气缸7,气缸7通过气用管道与供气设备相连,气缸板1下侧设有分流板固定板2,分流板固定板2用来固定分流板6,分流板6与气缸板1之间设有隔热介子8,防止热量由分流板6大量传递到气缸板1上,主射嘴5通过定位环4固定在气缸板1的内部,主射嘴5的入口连接注射机的机嘴,主射嘴5的出口连接分流板6内的流道,分流板6内设有阀针导套9,阀针导套9可供阀针10通过,阀针10由气缸7驱动,分流板固定板2下侧设有型腔A板3,型腔A板3与分流板6之间通过中心定位钉12相连接,型腔A板3内设有热嘴11,热嘴11与分流板6内的流道相连通,阀针10设于热嘴11与分流板6内的流道的连接处,热嘴11与分流板6采用压紧式配合。此种结构是比较常见的热流道针阀式系统结构,其结构相对简单。
其缺点是容易受到模具浇口空间排位的限制,而且每个浇口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缸体来控制,且必须增加气缸固定板,由于系统在加热状态下工作,因此热膨胀系数比较大,会造成阀针与阀套之间出现卡针或漏胶现象;且受模具外形及行程加大的影响,注塑机吨位也随之增大,故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针阀热流道系统受模具空间排位限制及注塑机开模行程的限制,且因热膨胀所造成的阀针卡针或漏胶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阀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加热装置的喷嘴本体,喷嘴本体的下端与浇口司连接,喷嘴本体与浇口司的孔连通,该连通的孔道内设有导流梭,导流梭的较大端设于喷嘴本体内,较小端设于浇口司内;导流梭的较小端外侧套有耐高温超重载弹簧,耐高温超重载弹簧设于导流梭的较大端与浇口司之间。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采用铜套加热圈。
优选地,所述喷嘴本体上还设有温度监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监测装置采用针式感温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铜套加热圈给予喷嘴本体加热,采用针式感温线检测实际喷嘴温度;喷嘴本体与导流梭紧密配合,导流梭外部安装耐高温超重载弹簧;浇口司通过螺纹锁入喷嘴本体内并与导流梭进行配合,装配成型。本实用新型可单独使用与单喷嘴替代传统单点针阀结构,亦可以与分流板连接替代传统的多点针阀系统,无需气缸或油缸驱动;依靠自身原理形成完整周期。
塑胶注塑机通过注塑压力射入分流板内,通过分流板转入喷嘴本体内流道内流入导流梭,采用铜套加热圈给予喷嘴本体加热,从而使喷嘴内塑胶处于熔融状态;采用针式感温线检测实际喷嘴温度,塑胶随着注塑压力及推动力后推动导流梭,导流梭压缩耐高温超重载弹簧,导流梭与浇口司浇口位置浇口位置打开,塑胶正常射出。
本实用新型打破了由于受模具空间排位小又需要针阀控制的模具要求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普通针阀系统每个浇口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缸体来控制,采用注射压力来控制阀针的打开,通过高温超重载弹簧来控制阀针的关闭,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热流道针阀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特殊针阀热流道系统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种特殊针阀热流道系统关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阀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带有加热装置的喷嘴本体12,喷嘴本体1采用S136进行粗加工,热处理之后精车至图纸要求尺寸;加热装置采用铜套加热圈13。喷嘴本体12的下端与浇口司17连接,喷嘴本体12与浇口司17的孔连通,该连通的孔道内设有导流梭15,导流梭15的较大端设于喷嘴本体12内,较小端设于浇口司17内;导流梭15的较小端外侧套有耐高温超重载弹簧16,耐高温超重载弹簧16设于导流梭15的较大端与浇口司17之间。喷嘴本体12上还设有温度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采用针式感温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塑尔热流道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塑尔热流道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6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互换式热流道的模具
- 下一篇:用于汽车超大仪表板成型的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