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6618.0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慢性 硬膜下 血肿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是用于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穿刺外引流术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钻孔引流术,该手术所采用的引流管大多数为直管,颅骨垂直钻孔而且颅骨存在一定厚度,引流管置入后很难贴近颅骨内板,引流管与颅骨内板间容易成角,指向脑组织。当血肿引流后,脑组织逐渐膨起复位,此时可出现引流管插入脑组织,造成脑损伤。为减少此种脑损伤,术中常咬除部分颅骨外板形成凹槽,减少引流管与颅骨内板的成角。尽管如此,引流管仍不能完全贴近颅骨内板,脑损伤仍常有发生。而且,引流管近颅骨处常受压变形,使引流不畅,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减少脑损伤及堵塞机会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管,设有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前端为“T”型。
本实用新型引流孔设在管体前端的横行管体的两侧面上,以保证引流管以光滑面与脑表面接触,避免拔管时引流孔损伤脑组织。
本实用新型由于前端为“T”型,置入后横行引流管部分紧贴颅骨内板,两者间无成角,避免了术后脑膨起时引流管插入脑组织,并避免了引流管近颅骨处受压变形引起引流不畅和堵塞,且无需咬除骨孔,减少了手术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引流管管体,2是前端的横行管体,3是横行管体两侧面的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
在引流管1的前端为一横行管体2,和引流管1呈“T”型分布,引流孔3位于横行管体的两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未经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6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口腔溃疡治疗器
- 下一篇:一种结核病人用供氧循环式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