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件翻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7448.8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龙智雄;莫连敏;吴良周;张月辉;岑廷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件翻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铆装置,特别是一种薄壁件翻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继电器或其他领域的装配过程中,涉及到将铆接件1与薄壁件2翻铆成一体(图1),其工艺要求铆接可靠,薄壁件不能有大变形、缩颈现象,以保证相应的装配零件在产品内孔中能顺畅运动而不卡涩、卡死,导致产品失效。现有的翻铆方法如图2所示,将所需铆装的零件装入带有芯轴的下模4中,通过压力设备作用于传统铆头3,从而实现所需的翻铆过程。该铆装方法虽然实现了翻铆动作,但由于传统铆头3与下模4在翻铆过程中不能全程为薄壁件2内壁提供保护,从而不能很好的控制翻铆后的变形、缩颈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件翻铆装置。该装置能对壁厚只有0.1毫米的薄壁件进行有效地翻铆。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壁表面全支撑保护的方式,有效控制了零件翻铆后的变形、缩颈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壁件翻铆装置,包括铆头和运动芯轴,铆头的中间设有通孔,运动芯轴的中部为薄壁件导向段,在薄壁件导向段上设有铆头导向段,铆头导向段插入通孔中,运动芯轴底部设有弹性元件。
前述的薄壁件翻铆装置中,所述运动芯轴的薄壁件导向段装在导向板的导向孔内,导向板下方设有底板,底板的型腔内放置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上面放置运动芯轴的挂台。
前述的薄壁件翻铆装置中,所述铆头的底面直径ΦA与运动芯轴的薄壁件导向段的直径ΦC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向铆头上端施加压力,铆头带动运动芯轴将力传递至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发生压缩变形,使得铆头与运动芯轴一起向下运动,当下降至一定高度后,铆头工作面对零件进行翻铆。通过适当的计算,设计合适的间隙,可以保证加力前、翻铆过程中,薄壁件的全部内壁全程都受到支撑保护,故控制零件不发生大变形、运动卡涩、卡死、缩颈现象的发生。该装置能对壁厚只有0.1毫米的薄壁件进行有效地翻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为现有翻铆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铆装零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芯轴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头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头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俯视图。
图中:1-薄壁件,2-铆接件,3-传统铆头,4-下模,5-铆头,6-运动芯轴,7-导向板,8-弹性元件,9-底板,10-螺钉,11-铆头导向孔,12-铆头工作面,13-铆头导向段,14-薄壁件导向段,15-挂台,16-导向孔,17-型腔。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薄壁件翻铆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铆头5和运动芯轴6,如图5所示,铆头5的中间设有通孔11,如图4所示,运动芯轴6的中部为薄壁件导向段14,在薄壁件导向段14上设有铆头导向段13,铆头导向段13插入通孔11中,运动芯轴6底部设有弹性元件8。所述铆头5的底面直径ΦA与运动芯轴6的薄壁件导向段14的直径ΦC相同。
使用时,将铆接件2装入运动芯轴6的薄壁件导向段14上,将薄壁件1装入,后将铆头5装入运动芯轴6上的铆头导向段13上,此时薄壁件导向段14能够对薄壁件1进行完全支撑,然后在铆头5上施加压力,使弹性元件8产生压缩变形,从而铆头5带动运动芯轴6一起向下运动,从而完成翻铆工作。
实施例2。薄壁件翻铆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铆头5和运动芯轴6,如图5所示,铆头5的中间设有通孔11,如图4所示,运动芯轴6的中部为薄壁件导向段14,在薄壁件导向段14上设有铆头导向段13,铆头导向段13插入通孔11中,运动芯轴6底部设有弹性元件8。
如图7所示,所述运动芯轴6的薄壁件导向段14装在导向板7的导向孔16内,导向板7下方设有底板9,底板9的型腔17内放置弹性元件8,如图4所示,弹性元件8上面放置运动芯轴6的挂台15。
所述铆头5的底面直径ΦA与运动芯轴6的薄壁件导向段14的直径ΦC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7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衬套镶套机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缸盖单向阀判定上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