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7466.6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兰小兵;姚茂吉;郑绍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交流 接触器 转换 接触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部件,特别是一种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
背景技术
接触器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电路的装置,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目前市面上的同类型三相交流接触器只具备单一电路的开断功能,而不具备将两个电路同时进行转换的功能,在工程应用中,通常需将两个电路进行转换,传统的接触器无法方便快捷的实现外部电路转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本实用新型具备三相交流负载转换功能,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第一接触部分,基座上装有盖板和推动块,盖板上装有第二接触部分,推动块上装有第三接触部分,第三接触部分位于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之间,推动块与传动杆连接。
前述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包括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部分包括第二接触点,第三接触部分包括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第四接触点与第一接触点对应,第三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对应。
前述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中,所述基座上设有辅助端接触部分,辅助端接触部分包括第五接触点和折弯凸台,第五接触点与基座贴合,折弯凸台与基座底部的绝缘片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板上安装第二接触部分,在基座上安装第一接触部分,在推动块上安装第三接触部分,第三接触部分上的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分别与第二接触部分上的第二接触点和第一接触点对应,初始状态时,第三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贴合,产品加电动作后,第三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分离,第四接触点和第一接触点贴合,从而实现外接负载的转换,弥补了目前市面上同类型接触器单一开断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辅助端接触部分增加折弯凸台,折弯凸台直接顶在绝缘垫片部分上,当引出端受力时,可有效的避免静簧片变形。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施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接触部分,2-基座,3-盖板,4-推动块, 5-第二接触部分,6-第三接触部分,7-传动杆,8-电磁系统,9-第一接触点,10-第二接触点,11-第三接触点,12-第四接触点,13-辅助端接触部分,14-第五接触点,15-折弯凸台,16-绝缘片,17-衔铁,18-线动杆,19-压簧,20-线圈,21-轭铁,22-铁心,23-轴套,24-压簧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三相交流接触器转换型接触部件,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2,基座2上设有第一接触部分1,基座2上装有盖板3和推动块4,盖板3上装有第二接触部分5,推动块4上装有第三接触部分6,第三接触部分6位于第一接触部分1和第二接触部分5之间,推动块4与传动杆7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分1包括第一接触点9,第二接触部分5包括第二接触点10,第三接触部分6包括第三接触点11和第四接触点12,第四接触点12与第一接触点9对应,第三接触点11与第二接触点10对应,所述基座2上设有辅助端接触部分13,辅助端接触部分13包括第五接触点14和折弯凸台15,第五接触点14与基座2贴合,折弯凸台15与基座2底部的绝缘片16连接;所述传动杆与电磁系统8连接,电磁系统8包括铁心22、轭铁21、线圈20、压簧19、线动杆18、衔铁17、压簧部分24和轴套23,铁心22连接轭铁21,线圈20装入轭铁21中,轭铁21中装入压簧19、线动杆18、衔铁17、压簧部分24和轴套23。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推动块4上的第三接触部分6上的第三接触点11与盖板3上的第二接触部分5上的第二接触点10贴合,常闭触点组接通,当线圈20激励时,衔铁17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推动块4运动,第三接触点11与第二接触点10分离,同时使第一接触部分1上的第一接触点9与推动块4上的第三接触部分6上的第四接触点12贴合,常开触点组接通,从而实现三相交流负载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7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弹片与推片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的衔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