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7744.8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超;王鑫;黄子超;张崇炜;韩晓旭;甄宗悦;刘雨晴;夏燃;楚沉静;李彦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王晓超;王鑫;黄子超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70228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垫。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垫以纯棉布为主要原料,采用民间传统的一针一线的纯手工工艺制作,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历时八、九天才能制作完成。从中国古代的仅仅只是装饰功能的绣花鞋垫到如今的各种功能的海绵鞋垫,硅胶鞋垫,还有应不同人群需求的矫正鞋垫,减震鞋垫,保暖鞋垫,止滑鞋垫等,鞋垫已经从一种寄寓着中国古代美好思想的,具有装饰作用的软垫,演变成了一种辅助鞋子功能的一个组件。
而现如今市场上所流通的鞋垫大多是关注于特定功能,如运动鞋中的减震鞋垫,就是通过特殊大分子气体的填充使得运动者在遇到冲击力时,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在制作工艺上存在的问题鲜有人关注,如在粘布工序是采用的传统的针线缝紧,或者使用强力胶水粘接,这两种缝合方式都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当鞋垫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鞋垫各层之间开缝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垫各层之间粘接效率低、粘接不强、易开缝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鞋垫,从上层至下层依次为透气层,保护层以及缓冲层,所述透气层由无纺布组成,所述保护层由淀粉浆组成,所述缓冲层由尼龙纤维组成,所述透气层、保护层以及缓冲层之间以水性聚氨酯粘接。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保护层以及缓冲层之间的粘接面设有消泡膜,所述消泡膜由消泡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保护层以及缓冲层之间的粘接面还设有润湿膜,所述润湿膜由润湿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由聚丙烯制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鞋垫,所述透气层、保护层以及缓冲层之间以水性聚氨酯粘接,使得鞋垫不易开缝脱落,提高粘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在各层粘接强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功效也相应地提高,透气层具有高度透气性,保护层可抗尖锐外力,缓冲层可避免强烈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鞋垫1,从上层至下层依次为透气层2,保护层3以及缓冲层4,所述透气层2由无纺布组成,所述保护层3由淀粉浆组成,所述缓冲层4由尼龙纤维组成,所述透气层2、保护层3以及缓冲层4之间以水性聚氨酯粘接。使得鞋垫1不易开缝脱落,提高粘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在各层粘接强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功效也相应地提高,透气层由无纺布组成具有高度透气性,保护层由淀粉浆组成可抗尖锐外力,缓冲层由尼龙纤维组成可避免强烈冲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透气层2、保护层3以及缓冲层4之间的粘接面设有消泡膜(图中未示出),所述消泡膜由消泡剂组成,设有消泡膜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粘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透气层2、保护层3以及缓冲层4之间的粘接面还设有润湿膜(图中未示出),所述润湿膜由润湿剂组成,设有润湿膜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粘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无纺布由聚丙烯制成,有良好的拒水性、透气性、柔韧性、无毒无刺激性。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鞋垫1,所述透气层2、保护层3以及缓冲层4之间以水性聚氨酯粘接,使得鞋垫1不易开缝脱落,提高粘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各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在各层粘接强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功效也相应地提高,透气层2具有高度透气性,保护层3可抗尖锐外力,缓冲层4可避免强烈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王晓超;王鑫;黄子超,未经海南大学;王晓超;王鑫;黄子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7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