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延EVA膜出料口吸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9442.4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袁修文;谭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34 | 分类号: | B29C41/34;B08B15/04;B29K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va 膜出料口吸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延EVA膜异味抽吸装置,尤其是一种流延EVA膜出料口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背板使用的EVA膜由流延生产车间生产,该膜采用熔融状态下EVA挤压成型生产加工而成。该膜生产的原材料在熔融状态下异味严重,且持续发生。传统的流延生产设备在该膜的挤压出口上端的挤压装置上加抽风口来抽取异味,此方法的弊端在于该抽风只对液态材料在未挤压处的异味有效,而对刚出口的膜材料上带出的异味未能作用,使得生产车间异味严重,严重影响生产人员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延EVA膜出料口吸风装置,在EVA膜出料口进行近距离吸风,将膜材料上带出的异味吸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流延EVA膜出料口吸风装置,包括主吸风管、上分管、下分管、双通接头和吸风模管,主吸风管上对称地安装有上分管和下分管,上分管通过双通接头接吸风模管,下分管通过另一个双通接头接另一个吸风模管,每一个吸风模管上都安装有若干个吸风模口,两个吸风模管上的吸风模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分管和所述下分管采用PVC管制作而成,所述吸风模管由SUS304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模管上的吸风模口为8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抽风模口近距离地靠近EVA膜出料口,采用大功率抽风机抽风,可全部将生产原材料异味排除,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健康及职业生产环境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延EVA膜出料口吸风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流延EVA膜出料口吸风装置包括主吸风管1、上分管2、下分管3、双通接头4和吸风模管5,主吸风管1上对称地安装有上分管2和下分管3,上分管2通过双通接头4接吸风模管5,下分管3通过另一个双通接头4接另一个吸风模管5,每一个吸风模管5上都安装有若干个吸风模口6,两个吸风模管5上的吸风模口6相对设置。吸风模管5上与双通接头4连接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端。相对设置的吸风模口6都朝向挤压出来的EVA膜,有利于将EVA膜上面和下面散发出来的异味全部被吸风模口6所吸收。
该吸风装置对EVA膜表面整个面进行吸风,并且是近距离吸风,保障异味被完全吸走。主吸风管1、上分管2和下分管3使用PVC管制作,靠近EVA膜的吸风模管5材料采用SUS304,吸风模管5与上分管2和下分管3之间采用双通接头4进行连接,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拆卸,方便对吸风模管5上吸收异味后留下的残留物进行清洗。
使用时将该吸风装置安装在EVA膜挤压成型后出口处,吸风模管5上设置有若干个例如8个吸风模口6,每个吸风模口6上有圆孔,分别对成型后的EVA膜面进行吸风作用,保障上面和下面的异味被吸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概况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更,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9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机用新型料罐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PVC预制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