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9786.5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关成善;宗继月;任士界;杨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串并联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锂电池的环保、使用寿命长、放电性能好等优点越来越显现出来。锂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家用备用电源、通讯基站等各行各业。 针对于不同用途的锂电池,电池模块的组合方式各不相同,电池模块的串并联需要连接器,这就要求连接器能够适用于各种组合方式的电池串并联,以满足操作方便,便于批量化生产的要求,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新产品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能够适用于各种组合方式的电池串并联,且操作简单方便,性能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包括导电铜座,导电铜座为立方体,导电铜座上开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组件,其特征是,导电铜座的前侧壁左右对应向内凹陷开设有两个导线插接孔,导电铜座的后侧壁向内凹陷开设有一个导线插接孔,导电铜座的顶壁前侧左右对应向内凹陷开设有两个导线压接孔,此两个导线压接孔与导电铜座前侧的两个导线插接孔一一对应且互相贯穿,导电铜座的顶壁后侧向内凹陷开设有一个导线压接孔,此导线压接孔与导电铜座后侧的导线插接孔相互对应且互相贯穿,每个导线压接孔内都螺纹连接有一套电缆压接组件,每个导线插接孔内都插接一根软连接电缆,电缆压接组件里端顶压在软连接电缆上。
根据所述的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导电铜座的侧壁向内凹陷开设有采集线插接孔,导电铜座的顶壁向内凹陷开设有采集线压接孔,采集线压接孔与采集线插接孔相互对应且互相贯穿,采集线压接孔内螺纹连接有电压采集线压接组件。
根据所述的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其特征是,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导电铜座,位于前侧的导电铜座后侧壁处连接的所述软连接电缆插接在位于后侧的导电铜座前侧壁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导线插接孔内。
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电铜座、软连接电缆、电缆压接组件和电压采集线压接组件,能够适用于任何规格的电池组,且不受电池模块排列方式的限制。其中,导电铜座的制作材料为黄铜,导电性能良好,导电铜座上开有必须的导线插接孔、导线压接孔、采集线插接孔和采集线压接孔,导线压接孔和采集线压接孔均为螺纹孔,配合电缆压接组件和电压采集线压接组件能够压接软连接电缆和电压采集线,方便与电池模块连接,以实现电池模块的串并联及电压采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电铜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电铜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电池模块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电池模块异形排列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电池模块同时串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电压采集线压接组件;2、采集线插接孔;3、固定通孔;4、软连接电缆;5、电缆压接组件;6、导电铜座;7、导线压接孔;8、导线插接孔;9、采集线压接孔;10、固定螺栓组件;11、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器组件,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导电铜座6,导电铜座6为立方体,导电铜座6上开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固定通孔3,固定通孔3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组件10,导电铜座6的前侧壁左右对应向内凹陷开设有两个导线插接孔8,导电铜座6的后侧壁向内凹陷开设有一个导线插接孔8,导电铜座6的顶壁前侧左右对应向内凹陷开设有两个导线压接孔7,此两个导线压接孔7与导电铜座6前侧的两个导线插接孔8一一对应且互相贯穿,导电铜座6的顶壁后侧向内凹陷开设有一个导线压接孔7,此导线压接孔7与导电铜座6后侧的导线插接孔8相互对应且互相贯穿,每个导线压接孔7内都螺纹连接有一套电缆压接组件5,每个导线插接孔8内都插接一根软连接电缆4,电缆压接组件5里端顶压在软连接电缆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9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