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高纯度磁铁矿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0913.3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刚 |
主分类号: | C22B1/00 | 分类号: | C22B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磁性 铁矿 转化 纯度 磁铁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界存在的氧化铁矿从磁性角度分为磁性和非磁性两大类,现代钢铁冶金主要是从原料为氧化铁矿石精选出的铁精矿。非磁性或者弱磁性的铁矿却无法进行精选,以达到60%以上的含铁量,大量含铁的非磁性铁矿石及磁选后的尾矿沙含有较高的非磁性铁却因磁选矿技术的难度而未能全面得到开采和利用。目前,采用使非磁性的铁转换为强磁性的铁,然后进行选矿,常采用的设备为:浮选系统与重选系统。存在回收率太低,工序复杂,且成本太高的缺点,并且,选出后还是非磁性的铁矿,还要进行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系统,该系统适合流水作业、可根据产能进行扩展,且节省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高纯度磁铁矿的系统,包括一框架,框架内由隔板隔离为温度区,温度区依次包括加热区、还原区和冷凝区,加热区、还原区和冷凝区均为封闭区,每一个隔板上开设有开口,每一个板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每一个封闭区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炉体,且各炉体穿过对应位置的开口,相邻炉体的首位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加热区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高温区用于加热炉体内的非磁性铁矿和还原剂,还原区用于保持炉体内的温度,使非磁性铁矿和还原剂相互作用,冷凝区用于使相互作用后的非磁性铁矿和还原剂在炉体内凝固。
进一步地,该加热区、还原区和冷凝区沿竖向方向或沿横向方向依次排布。
进一步地,还包括堆料区,堆料区位于加热区前,且堆料区和加热区间也通过隔板相隔开,位于加热区的炉体的上部穿过隔板,堆料区用于放置待处理的非磁性铁矿和还原剂。
进一步地,还包括收集区,收集区位于冷凝区后,收集区用于放置得到的高纯度磁铁矿。
进一步地,该各炉体的后端均向其内收缩,用于与后部的炉体的前端相连接,且连接处环绕炉体设置有用于固定并密封的卡板。
进一步地,该隔板与框架通过固定装置相连接,固定装置为铆钉,且分割冷凝区和收集区的隔板与框架的连接处涂覆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该冷凝区还通过管子与冷却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该框架包括从内到外相邻设置的外墙层和保温层。
进一步地,该底端炉体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铁矿传输速度的挡板,挡板与旋钮相连接,且通过旋钮控制其开合空间的大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向堆料区输送铁矿的第一传输装置和用于将产品从收集区输送出去的第二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各区的炉体间可拆卸连接,一方面方便维修,另一方面某一个区的炉体损坏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2根据产能的情况,选择多个炉体进行扩展,方便扩大生产规模。3、占用空间小。4、适合流水作业,保证生产的连续性。5、堆料区的非磁性铁矿,一方面可以达到为高温区保温的效果,又起到了预热非磁性铁矿效果。这样可以缩短流水作业的时间,提高产量,且节约了能源。5.磁化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非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系统各温区竖向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非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系统各温区横向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系统各温区竖向设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非磁性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1-1.外墙层;1-2.保温层;2.炉体;3.隔板;4.堆料区;5.加热区;6.还原区;7.冷凝区;8.收集区;9.加热装置;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刚,未经梁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0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