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型膜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485.8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白有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立科(江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4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型膜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型膜烘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型膜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离型膜与贴膜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能够对贴膜材料进行有效的保护。现有的离型膜生产中,需要对离型膜进行烘干处理,以增加离型膜之间各个层次的结合稳定性,在现有技术中,对离型膜进行烘干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有采用烘干机、热风机等设备进行烘干的,也有采用晾干方式的,而如何提高烘干的效率及质量是各个企业一直探索的方向,也是提高烘干效率及质量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提高离型膜烘干效率及质量的离型膜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离型膜烘干装置,它包括上顶盖、下底板,在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凹槽;上顶盖和下底板的一边铰接;在下底板的凹槽中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输送辊,在所述下底板的左侧边设置有进料凹槽,在下底板的右侧边设置有出料凹槽;所述上顶盖的内部具有空腔结构,在上顶盖的下表面平行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上顶盖内的空腔连通的条形排风口;并在所述上顶盖内的空腔中设置有与导热油提供源对应连通的蛇形导热管,在所述上顶盖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上顶盖的内部空腔连通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鼓风机对应连通;在下底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排风口;所述导热油提供源包括可对导热油进行加热的加热炉,在该加热炉的储油槽的侧壁上方设置有进油口,在该加热炉的储油槽的侧壁下方设置有出油口,进油口经由进油泵与蛇形导热管的进口对应连通,出油口经由出油泵与蛇形导热管的出口对应连通。
所述储油槽位于加热炉的上方,在储油槽下方的加热炉的内部设置有可对储油槽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的燃烧室。
在下底板的对应侧边铰接有至少一个气缸,所述气缸上的伸缩轴的端部与该气缸上方的上顶盖的侧边铰接。
还包括用于对合闭后的上顶盖和下底板进行密封的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设置于上顶盖下部的四周侧边或下底板上部的四周侧边。
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排风口对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采用多个条形排风口的设计,烘干效率高、能够提高离型膜的烘干质量。
2.本装置采用气缸的设计,可方便的实现上顶盖和下底板之间的开合或闭合的动作,操作方便。
3.本装置的导热油可以循环加热使用,大大提高的其烘干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主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中的上顶盖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中的导热油提供源主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顶盖;2.下底板;3.输送辊;4、14.排风口;5.进料凹槽; 6.进风口7.条形排风口;8.气缸;9.伸缩轴的端部与该气缸上方的上顶盖的侧边铰接点;10.蛇形导热管;11.加热炉;12.导热油;13.出料凹槽;15.伸缩轴;16.上顶盖和下底板铰接处;17.出油泵;18.进油泵;19.储油槽的槽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立科(江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思立科(江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滚筒循环敲击装置
- 下一篇:棉籽蛋白乏气预烘干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