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辅助排气自拆毛边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517.4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栾少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麦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排气 毛边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制品成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辅助排气自拆毛边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卫浴喷嘴(如图1所示)橡胶产品10出水嘴模具结构,一般由上层型腔板1’和下层型腔板2’组成,这样的模具结构,生产过程中胶料的流动,将空气最终挤到产品10’的出水口而形成出水毛边头料头101’,造成产品困气不良,必须延长硫化时间来解决困气不良,另外,产品10’在取出后,出水毛边头料头101’会遗留在产品10’上面,后道加工时,出水毛边头料头101’必须一个一个手工去除,加工时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可辅助排气自拆毛边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辅助排气自拆毛边模具结构,包括型腔上板、型腔中板、型腔下板;所述的型腔上板、型腔中板、型腔下板依次叠合在一起,在型腔上板与型腔中板之间形成产品的成型型腔,型腔上板上的多个小型芯分别间隙穿入型腔中板上的多个小型腔内,形成产品的出水孔,在小型腔的底面连通一倒锥孔,该倒锥孔形成倒漏斗形料头。
所述的型腔上板上小型芯为倒锥形;所述的型腔中板上的小型腔为锥形孔。
在型腔下板上开设环形长槽,该环形长槽设于多个倒锥孔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型腔上板、型腔中板、型腔下板组成,在型腔中板的小型腔的底面连通一倒锥孔,该倒锥孔形成倒漏斗形料头。注塑时,产品出水口的空气顺着小型腔的底部出水口被挤压到倒锥孔内,产品的出水口没有空气残留就不会产生困气不良。成型后,由于料头呈倒漏斗结构,上小下大,料头位于出水口内的料头和位于倒锥孔内的料头会从产品的出水口位置断裂,留在型腔中板,取出后的产品没有料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卫浴喷嘴的示意图;
图2是习用的卫浴喷嘴注塑模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辅助排气自拆毛边模具结构,包括型腔上板1、型腔中板2、型腔下板3。
所述的型腔上板1、型腔中板2、型腔下板3依次叠合在一起,在型腔上板1与型腔中板2之间形成产品的成型型腔,型腔上板1上的多个倒锥形小型芯11分别间隙穿入型腔中板2上的多个小型腔21内,形成产品的出水孔101和柱状体102(如图1所示),所述的小型腔21为锥形孔,在小型腔21的底面通过一个出水口22连通一倒锥孔23,该倒锥孔23可形成倒漏斗形料头。在型腔下板3上开设环形长槽31,该环形长槽31设于多个倒锥孔23的正下方,使得挤入多个倒锥孔23内的料头连成一片,在产品从模具脱出来后,残留在型腔下板3上的料头串联起来,可以将料头整片取出,方便料头清除。
本实用新型生产过程:
1.当胶料排放在型腔中板2的型腔内,移到机台内加压,受压后的胶料向模具型腔内的空隙流动,同时把型腔内的空气排出,产品10出水口的空气顺着小型腔的底部出水口22被挤压到倒锥孔23内,产品10的出水口没有空气残留就不会产生困气不良。
2.产品10到达设定的硫化时间后,移出模具机台,打开上模的型腔上板1,用压缩气体吹出产品10,由于料头103呈倒漏斗结构上小下大,料头103位于出水口22内的料头1031和位于倒锥孔23内的料头1032会从产品的出水口22位置断裂,留在型腔中板2,取出后的产品10没有料头。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采用三层板模具结构,同时,出水口连通一倒锥孔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麦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麦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脱模用顶针组件
- 下一篇:一种旋转抽芯限位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