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的调节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2732.4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良;黄文;黄隆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市政开发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式 沉降 检查井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用调节环技术领域,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路面工程对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的施工领域,是一种用于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的调节环。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检查井是设在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上的一种井状构造物。路面井口指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结合部位,由调节环、井盖和周围路面共同组成,要求井口与周围路面平齐,以保证井口部位路面平整和行车的舒适安全,井盖盖体一般通过法兰盘安装在调节环上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可调式防沉降井盖具有防响动、防盗、防沉降的功能,防响动是因为法兰盘和盖体间有胶圈,防盗是因为有销锁将井盖和井座法兰盘连接且置于路面下,防沉降是因为法兰盘结构受力,改变了传统井盖下承式受力特点,通过法兰盘将井盖受力传到路面结构,和路面共同受力。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加大,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使用的传统检查井盖已不能满足现行交通要求和安全要求,随着检查井盖生产加工技术的改进,现行推广使用的新型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在施工和产品配套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现在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中,通常使用的调节环采用高度为5cm薄形圆环,环状结构宽度为15cm;结构钢筋较细,结构易裂,易破损。整体环刚度较薄弱,且外径较大。在施工时,需要切割拆除较宽路面范围,通常为1.5米*1.5米,施工深度也较深,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大,拆除过程易造成路面板块开裂;同时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和使用更多的填筑材料,施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的调节环,该调节环施工时对路面损害较小,产生的建渣少、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更少,施工成本低,能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减小施工影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的调节环,包括调节环本体和设置在调节环本体内的环形支撑架,所述调节环本体上端设置有安装井盖销锁的第一卡槽;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至少两层环形支架,相邻两层环形支架之间连接有箍筋。
进一步,所述调节环本体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小于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环本体内壁设置有第二卡槽,该第二卡槽用于安装限位凸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槽数量为2个,两个第二卡槽对称分布在第一卡槽顶面中心所在的与调节环本体的直径相重合的直线L两侧。
优选的,第二卡槽靠近直线L的侧面与内圆环的交点距离直线L与内圆环的交点15cm。
进一步,所述调节环本体的高度为80 mm -120mm、外径与内径之差为170 mm -200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槽由贯通调节环本体内壁和外壁的通槽和设置在调节环本体内壁的盲槽构成,盲槽与通槽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环形支架由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圆心相同的内圆环和外圆环构成;所述箍筋与两个环形支架的内圆环和外圆环均相连;所述箍筋的数量不小于3个,均匀分布在环形支架上。
进一步,最上方的环形支架的内圆环上具有第一缺口,外圆环上具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中心和第二缺口中心位于外圆环的同一半径上。
进一步,相邻两个箍筋之间的内圆环的弧长与第一缺口对应的内圆环的弧长相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调节环本体的环刚度,并设置安装井盖销锁的第一卡槽,在不增加施工高度和面积的情况下减小井周破坏,减小对路面的破坏,施工产生的建渣少、使用的沥青混凝土少,施工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装限位凸块的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卡槽位置的固定,避免井盖在横向水平应力情况下产生位移和松动;
3、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环本体增加高度、减小宽度,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并利用环形支撑架进行支撑,在不影响调节环本体的强度情况下减小调节环的外径,减小了拆除路面工程量;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环形支撑架采用两层支架,每层支架设置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之间建立横向联系,两层支撑架之间通过箍筋建立纵向联系,强度较大,能够很好地支撑调节环本体,并且能够支持调节环本体增高其高度;
5、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操作简单,可不用考虑对路面的破坏,使用小型机械设备即可施工,产生建筑垃圾少,填筑材料可采用沥青砂,用量相当少,从而节约工程造价,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形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市政开发总公司,未经成都市市政开发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2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