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3553.2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2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方式为打针或口服药物,但是这两种方式均不能直接对较深的呼吸道病灶进行治疗,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了保证给药,有时需要对呼吸道直接送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呼吸科医生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包括呼吸罩、与呼吸罩相连通的吸气管以及设置在吸气管上的加药装置,所述呼吸罩设有与吸气管的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分布有通孔,所述吸气管与呼吸罩相连的一端面也分布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呼吸罩上还分布有呼气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呼吸科用给药装置设计合理,呼吸与吸气分别占用两个通道,操作便捷,提高了药物的吸入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阐述:
图1为本实用呼吸科用给药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呼吸罩;2、吸气管;3、加药装置;4、连接部;5、通孔;6、呼气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呼吸科用给药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呼吸罩1、与呼吸罩1相连通的吸气管2以及设置在吸气管2上的加药装置3,所述呼吸罩1设有与吸气管2的连接的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的端面分布有通孔5,所述吸气管2与呼吸罩1相连的一端面也分布有相对应的通孔5,所述呼吸罩1上还分布有呼气过滤孔6。
使用时,先从加药装置3向吸气管2加注治疗疾病的药物,当病人吸气时,通过旋转吸气管2,使得吸气管2上的通孔5与呼吸罩1的连接部4端面上的通孔5相对应,则药物通过吸气管2、通孔5被病人吸入;当病人呼气时,通过旋转吸气管2,使得吸气管2上的通孔5被呼吸罩1的连接部4端面上除通孔5以外的区域所遮挡,这样病人呼出的气体不会进入吸气管2内,而从呼气过滤孔6呼出,呼出的气体内所含的药物被呼气过滤孔6过滤,留在呼吸罩1内,在下一次吸气时可再次被吸入,提高了药物的吸入率。
吸气管2、呼吸罩1的连接部4端面上可分别作对齐标记和遮盖标记,当两者对齐标记对齐时,表示吸气管2上的通孔5与呼吸罩1的连接部4端面上的通孔5相对应;当两者遮盖标记对齐时,表示吸气管2上的通孔5被呼吸罩1的连接部4端面上除通孔5以外的区域所遮挡,便于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不对吸气管2进行旋转,该呼吸科用给药装置也可以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3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