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套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4384.4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用套扎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套扎器。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研发与套扎术应用都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临床上,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疗效好、并发症较少,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识,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首选治疗手段。套扎术的应用范畴已扩大到消化内镜治疗的其它领域,成为一种简便安全高效的广义内镜下套扎治疗术。
目前进行此类套扎都是由医生徒手或使用血管钳将环形圈撑开进行套扎,套扎后徒手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力度不容易控制而导致患者损伤,操作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消化内科用套扎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化内科用套扎器,包括环状圈、外侧环和牵拉线,所述外侧环上设置有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所述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能够使外侧环相对于环状圈旋转,所述第一握柄上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端面上开设有槽型锁舌,所述第二握柄上设置有尾板,所述尾板的中部设置有腰型通孔,所述尾板的两个端面开设有与所述腰型通孔垂直并相通的穿孔,所述尾板的外侧滑动设置有铰扣,所述铰扣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槽型锁舌相匹配的钮舌,所述铰扣的柱体上相对应于所述腰型通孔设置有突块,所述突块嵌设在腰型通孔内,所述突块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穿孔同轴的导引孔,所述穿孔和所述导引孔内穿设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上套设有柱形弹簧,所述柱形弹簧位于所述腰型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锁舌的外侧面和所述钮舌的外侧面为相互对应的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消化内科用套扎器,在两个握柄上分别设置了铰链和铰扣,通过铰链和铰扣的相互配合,能在将环形圈撑开进行套扎后自动锁定,大大简化了人工操作的步骤,既方便省时,又准确可靠,避免了对患者的误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消化内科用套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状圈,2-外侧环,3-牵拉线,4-第一握柄,5-第二握柄,6-铰链,7-槽型锁舌,8-引导柱,9-突块,10-柱形弹簧,11-腰型通孔,12-尾板,13-铰扣,14-钮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消化内科用套扎器如图1所示,包括环状圈1、外侧环2和牵拉线3,外侧环2上设置有第一握柄4和第二握柄5,第一握柄4和第二握柄5能够使外侧环2相对于环状圈1旋转,第一握柄4上设置有铰链6,铰链6的端面上开设有槽型锁舌7,第二握柄5上设置有尾板12,尾板12的中部设置有腰型通孔11,尾板12的两个端面开设有与腰型通孔11垂直并相通的穿孔,尾板1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铰扣13,铰扣13的端面设置有与槽型锁舌7相匹配的钮舌14,铰扣13的柱体上相对应于腰型通孔11设置有突块9,突块9嵌设在腰型通孔11内,突块9的端面设置有与穿孔同轴的导引孔,穿孔和导引孔内穿设有引导柱8,引导柱8上套设有柱形弹簧10,柱形弹簧10位于腰型通孔11内。
作为优选,槽型锁舌7的外侧面和钮舌14的外侧面为相互对应的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消化内科用套扎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需要固定套扎器时,手术人员只要抬起第一握柄4,铰扣13的端面的钮舌14推动铰链6,由于槽型锁舌7的外侧面和钮舌14的外侧面为相互对应的圆弧面,使铰链6上的槽型锁舌7能够滑进铰扣13的钮舌14中;当槽型锁舌7超过铰扣13上的钮舌14位置时,铰扣13在柱形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回落,恢复初始位置,同时钮舌14卡在槽型锁舌7的沟槽中,这样套扎器就被固定。
当需要解除套扎器的固定状态时,手术人员只要轻推铰扣13,铰扣13上的钮舌14就与铰链6的槽型锁舌7脱开,套扎器即可被解除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消化内科用套扎器,在两个握柄上分别设置了铰链和铰扣,通过铰链和铰扣的相互配合,能在将环形圈撑开进行套扎后自动锁定,大大简化了人工操作的步骤,既方便省时,又准确可靠,避免了对患者的误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伟,未经陈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4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的切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婴幼儿颈静脉穿刺术后护理加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