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转子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5606.4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1/22;H02K3/40;H02K3/3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按照转子和定子的相对位置通常分为外转子电机和内转子电机,其中外转子电机相对具有节省空间,设计紧凑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的外转子电机的绝缘性差,通常仅仅能够适用于低压的工具中,这样使得外转子电机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高压领域的外转子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
转子套筒,形成有一个容纳腔;
定子铁芯,至少部分容纳于转子套筒;
传动轴,以第一轴线为转轴并至少部分穿过定子铁芯;
转子套筒包括:
套筒部,围绕形成容纳腔;
端盖部,位于套筒部一端并与套筒部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
端盖部上还设有供传动轴穿过转子套筒的第一通孔;
外转子电机还包括:
定子线圈,绕置于定子铁芯并环绕传动轴;
支架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安装定子铁芯的定子安装件和与定子安装件固定连接的定子支架;
定子线圈的线缆表面由第一绝缘层包裹;定子支架设有第二通孔,传动轴远离端盖部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定子支架由第二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定子安装件包括安装定子铁芯的安装轴,安装轴形成有一个沿第一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三通孔,传动轴部分穿过第三通孔并与第三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支撑传动轴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套设于传动轴的设有定子支架的轴向位置。
进一步地,定子支架形成有一个收容第一轴承的收容槽,收容槽与第二通孔沿第一轴线方向贯通。
进一步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支撑传动轴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套设于传动轴穿过第一通孔的一端,且第二轴承位于转子套筒的外侧。
进一步地,定子安装件和定子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转子套筒和传动轴之间设有使两者构成绝缘的第三绝缘层。
进一步地,第三绝缘层在第一轴线的径向上至少设置于端盖部的第一通孔的孔壁和传动轴位于第一通孔内的部分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轴位于第一通孔内的部分的外壁还套设有一个镶件,第三绝缘层在第一轴线的径向上至少设置于镶件和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
进一步地,外转子电机还包括:
定子绝缘架,至少包括位于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之间的绝缘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外转子电机的绝缘性好,能够适用于高压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子电机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结构的不完全分解图;
图3所示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转子电机,该外转子电机适合在高压领域进行应用。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子电机100包括:转子套筒10、定子铁芯20、传动轴30、定子线圈40、支架组件50,其中,定子铁芯20位于转子套筒10内,传动轴30穿过定子铁芯20和转子套筒10并能够以第一轴线Y为转轴转动。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特别作出以下定义:定义垂直于第一轴线Y并指向第一轴线Y的方向为径向,定义围绕第一轴线Y的圆周方向为周向。
转子套筒10包括套筒部11和端盖部12,其中,套筒部11和端盖部12分开形成,然后固定为一个整体,当然,可以理解的,套筒部11和端盖部12也可以一体形成,并不以此为限。具体的,套筒部11围绕形成一个容纳腔111,定子铁芯20、定子线圈40收容于容纳腔111内,套筒部11的内壁也即是容纳腔111的腔壁固定有多个沿第一轴线Y方向延伸的转子磁钢112,多个转子磁钢112在套筒部11的内壁呈圆周排列。端盖部12固定于套筒部11的一端并至少部分封闭容纳腔111,端盖部12上还设有第一通孔121,传动轴30能够自容纳腔111和第一通孔121穿过端盖部12,进而传动轴30穿过转子套筒10。同时,传动轴30还与转子套筒10固定连接,这样当转子套筒10转动时能够一并带动传动轴30以第一轴线Y为中心转轴转动,进而输出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5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具主轴自动进给的驱动马达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