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6789.1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良;李松泽;朱俊彦;周慧;靳文利;席颖;刘念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自动 转换开关 电器 联锁 控制电路 结构 | ||
1.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塑壳断路器(MCCB1)、第二塑壳断路器(MCCB2)、联锁模块(3)、开关控制模块(4)和控制模块(5);
所述联锁模块(3)包括第一联锁继电器(KA1)和第二联锁继电器(KA2);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4)包括第一合闸继电器(KB1)和第二合闸继电器(KB2);
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单片机(U3)和第一、第二合闸位置反馈电路;
所述第一塑壳断路器(MCCB1)的合闸线圈(L1)的一端接交流电的零线(N),另一端接第二联锁继电器(KA2)的第一开关触点;第一塑壳断路器(MCCB1)的第一开关触点接地(GND),第二开关触点与第一联锁继电器(KA1)的控制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触点还经第一位置反馈电路将第一塑壳断路器(MCCB1)开关的位置信息传递给单片机(U3)的第一I/O输入端;
所述第二塑壳断路器(MCCB2)的合闸线圈(L2)的一端接交流电的零线(N),另一端接第一联锁继电器(KA1)的第一开关触点;第二塑壳断路器(MCCB2)的第一开关触点接地(GND),第二开关触点与第二联锁继电器(KA2)的控制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触点还经第二合闸位置反馈电路将第二塑壳断路器(MCCB2)开关的位置信息传递给单片机(U3)的第四I/O输入端;
所述第一联锁继电器(KA1)的第二开关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合闸继电器的第二开关触点;所述第二联锁继电器(KA2)的第二开关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合闸继电器的第二开关触点;
第一、第二合闸继电器(KB1、KB2)各自的第一开关触点分别接交流电 的火线(L);
第一、第二联锁继电器(KA1、KA2)和第一、第二合闸继电器(KB1、KB2)各自的控制线圈的第二端分别接直流电正极;
第一合闸继电器(KB1)的控制线圈的第一端接单片机(U3)的第二I/O输入端,第二合闸继电器(KB2)的控制线圈的第一端接单片机(U3)的第三I/O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锁继电器(KA1)、第二联锁继电器(KA2)、第一合闸继电器(KB1)和第二合闸继电器(KB2)均为常开式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为220V交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为24V直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闸位置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电阻(R1、R2、R3)和第一、第二电容(C1、C2)和第一、第二二极管(D1、D2)以及第一光电耦合器(U1);
所述第一塑壳断路器(MCCB1)的第二开关触点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二极体的阴极;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依次串接于24V直流电正极与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二极体的正极之间,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
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一电容 (C1)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于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和发光二极体的阴极之间,并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是接于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
第二电容(C2)接于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
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R3)接直流3.3V的正极,并且由集电极接单片机(U3)的第一I/O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联锁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闸位置反馈电路包括第四、第五、第六电阻(R4、R5、R6)和第三、第四电容(C3、C4)和第三、第四二极管(D3、D4)以及第二光电耦合器(U2);
所述第二塑壳断路器(MCCB2)的第二开关触点分别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二极体的阴极;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依次串接于24V直流电正极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二极体的正极之间,第三二极管(D2)的阳极接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
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三电容(C3)和第四二极管(D4)并联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和发光二极体的阴极之间,并且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是接于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
第四电容(C4)接于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
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六电阻(R6)接3.3V 直流电的正极,并且由集电极接单片机(U3)的第四I/O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67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电压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船用380V/220V岸电转换开关电路